网页无法加载

    灵修明白了自家姑娘的顾虑:“所以,一为道义,二为掩盖作者是谁,时文都不能放在书斋卖?”

    “正是这个道理,这次有西条街内斗帮我们冲淡事情的影响,下次可不一定有这么好的运气,”管沅似笑非笑地看着灵修点头,“孺子可教也!”

    “姑娘又取笑婢子,”灵修努着嘴低头,半晌又道,“不过西条街内斗的事,真是传的沸沸扬扬,连婢子也听说了不少!”

    管沅好奇:“哦?听说了什么?”

    “我听说,他们内斗两败俱伤,虽然最后把老大打败了,可他们自己也损失惨重,只怕没个十几年,是恢复不到原来的横行霸道了,似乎好几家店都易主了呢。庆幸的是,日后不会再祸害百姓!”灵修兴致勃勃地谈论西条街内斗的结果。

    “两败俱伤,很有可能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些事我们听听也就罢了,和我们没什么干系。”管沅并不以为意。

    晚间用了膳,上院那边就派人到了含露居。

    “何事劳烦禺伯亲自过来?”管沅客气地询问。

    禺伯是定远候府的老人了,跟着定远侯管路少说也有四十年,在府里很有几分体面。

    “老太爷看了三姑娘的手书,特派老奴来请三姑娘。”禺伯笑容和善。

    管沅反应过来,必是祖父看了她昨日送去的手书,有什么教诲:“有劳禺伯了,我换身衣裳就过去。”

    如今天气渐暖,天也黑得越来越晚,管沅到上院时还未掌灯。

    “今日老太爷请三姑娘过来,不只为了手书的事,大老爷今日来信了,”禺伯便走边对管沅道,“信里提到三姑娘和大公子,只是大公子当值未归,不然一道来看了也是好的。”

    管沅闻言一喜:“爹爹来信了?他在大同可好?母亲可曾看过信了?”

    父亲长年镇守大同,除了三年一度的回京述职,便只有家书寄情。

    禺伯笑容和蔼:“世子夫人白日就看过书信了,至于大老爷如何,三姑娘到时候读了信便知。”说着将管沅迎进抄手游廊。

    走入上院西侧的书房,她按规矩行礼请安后,便看见祖父管路站在花梨木大书案后面,书案上铺着的,正是她那张如梦令手书。

    “的字写这首词正合适,风骨清丽,”管路指着手书评价,“但还欠缺了点东西。”

    “孙女技拙,还请祖父指教。”管沅诚恳求教。

    管路无奈而笑:“有些东西只能意会,不是我言传身教可以教明白的,譬如心境,譬如意趣。”

    管沅有些不解地抬头,听着管路侃侃而谈。

    “一幅好字,不单要求书者技艺高超,也看书者当时的心境。王羲之《兰亭集序》于失意醉酒时所书,清醒后无论怎样也再写不出那般意境。”

    “孙女明白了,所以一幅好的手书,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管沅若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