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中国仍处在全面抗战的阶段,全国多地战事焦灼,鬼子的扫荡一波接着一波。

    4月4日,中共驻邯城部队在转移途中遭到猛烈的追击,为保大部队安全撤离,左将军率小队断后阻击,为转移争取时间,边打边撤之中,夕阳渐渐走到了山边。鬼子的枪声越压越近,左将军的阻击小分队只剩下不足100人的兵力,他们撤到了龙眼山山脚下。

    左将军和政委分析了眼下的战局,如果他们继续向着大部队的方向撤离,将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生还的可能,但龙眼山后村庄会失去安全的保障,同时这次大转移失败的风险也会增加,如果他们能把敌人引到山上,那先头部队可以说必然会转移成功,但他们几乎就丧失了生还的可能。

    分析完眼下的局势后,左将军与政委当即决定上山,他们向将士们宣布了他们的决定:

    “各位兄弟们,在我们身后的,是邯城的龙眼山,根据我和政委的分析,如果我们上山,必定能完成这次任务,但同时这也宣告着,这座山将成为我们的坟墓。如果可以,我不希望我们中的任何一个战士失去生命,你们是中国的希望,是父母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但国难当头,祖国是我的母亲,我选择为母亲去战斗,但我不强迫我的孩子去战斗,这次讲话结束后,我们即刻启程上山,不想上山的现在打报告,去追大部队!”

    左将军话说完,面前队列非常安静,没人答话,也没人移动。

    “我再说一遍,有谁想去追大部队的,现在打报告!”政委又喊了一遍。

    “不走!我们与团长共进退!”站在队伍里一个年轻战士突然大喊了一声,紧着人群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喊声:“不走!我们与团长共进退!”

    夕阳渐垂,“共进退”的回响的在龙眼山间回荡,焦灼和压迫的气氛在草摇间陡然升起。

    1942年的龙眼山上,茂密的树林间布满了带刺的荆棘,左将军带领将士们在西峰和山谷间设置了拉线雷后撤退到东峰布防。

    皓月当空,繁星点点,一棵棵苍松翠柏之后都是拉好栓的枪膛,一丛丛杂草蔷薇处,橘红的火焰轰然响起,鬼子开始攻峰了。将士们握紧了手中的枪,死死的瞄准着山谷。预先设置好的陷阱成功减缓了敌人进攻的脚步,爆炸的明暗中最前方的魏巍打响了第一枪。

    霎时间,喊杀声与枪炮声汇成了黑夜中灼热的海洋。

    虽然人数差距悬殊,但依仗着地形的优势,将士们顽强的抵抗住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眼看西峰久攻不下,鬼子的将领着急了,他改变了突击的战略,在山坡上架起了一排排的迫击炮,对东峰进行了长时间的地毯式轰炸。

    钢铁的炮弹带着轰鸣如雨点一般的落下,在强大的炮火压制中我方的将士们死伤惨重,他们被迫像向山顶撤去。当时的龙眼山山顶有一处近两米高断崖,战士们需要搭人梯才能爬上去。炮弹在他们身边向水花一样炸开,底层的战士们用尽全力将与他们并肩战斗的战友们送到更高更安全的地方。

    20岁的魏巍在黑暗中被战友强健有力的臂膀托举了起来,他艰难的扒住了光滑石台的边缘,努力的向上攀爬,就在这时,一颗炮弹正正的落到了他的身下,海浪一样涌起的砂石几乎将他整个人埋了起来,炮弹的碎片击中了魏巍的后脑,使他陷入了昏迷,已经爬上的断崖的战士们把他拉了上去,背在了背后。

    龙眼山的东峰顶很小,且光秃秃的,左将军和逃上来的30多名战士退无可退,却看见山顶的地面山塌陷出了一个黑漆漆的洞口。炮声停了,鬼子又逼了上来,战士们眼见如此情形,撤进了山顶的洞中。

    在火把的映照之下,战士们发现这洞穴原来是个墓穴,里面石雕棺椁一应俱全,但从一地的狼藉不难看出这个墓穴已经被盗墓贼开过了。战士们简单探索了一下,发现这个墓穴比想象的大不少,里面有不少岔路偏室,但无一例外都已被盗墓贼洗劫一空。

    山下的鬼子很快追了上来,他们到山顶看到洞口以后马上布置起来,随后他们像洞内发射了多枚毒气弹,再由一支带防毒面具的小队先行下洞。

    洞内的将士已经做好了殊死一搏的准备,他们在各个拐口埋伏,与鬼子近身肉搏,拼死抵抗。魏巍作为重伤兵和左将军一起被送到了墓穴最靠里的一个小石室内,左将军在石洞内照看魏巍,警卫员小王则是拉出了刺刀,守在了门口。

    “魏巍!魏巍!快醒醒!”微弱抖动的光中,魏巍看见了左将军急切的面庞,他醒来了,全然不知自己在哪,刚才发生了什么。

    “你醒了,太好了,这边有个洞穴,我看往山下去的,你快下山,我去叫小王跟你一起走。”魏巍伤势很重,他听不见左将军在说什么,眼也只有似乎是忽明忽暗的光感。

    左将军抬头想叫小王,却看见他已经跟敌人厮杀在了一起,左将军一把拉起魏巍,将他推到了墙角的小洞里,冲他大喊一声“快下山!”便扭身去帮助小王了。

    魏巍在黑暗之中懵通通的,隐约听见了左将军让他赶紧下山,他便在黑暗中拼尽全力的往山下爬,途中他摸到一块圆饼状的石头,就把它紧紧的攥在了手里,想当做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