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正版,因为您的支持,是在下继续写下去的动力。顺便,如果大家喜欢本书的话,请留下您的足迹,不管是月票、打赏、推荐或者是评论,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最后,再次多谢所有支持本书的朋友,在下一定会努力写得更好!

    书友群:255648654

    正文加载中…………

    …………

    ……

    明朝,或者说自古以来的所有华夏王朝,对于藩国进贡的准则就是薄来厚往。不管进贡的礼物多少,总会回送更多的礼物,这也是为什么就算没有什么政治需求,昔日日本也会一直希望向明朝进贡的原因。

    而如今,织田义信这番礼物贵重吗?自然贵重了,不提那价值连城的天马,单单那八万两黄金,就是相当不得了的数目了。

    所以,穆宗皇帝趁着开心的劲,大把的赏赐从他的嘴巴里冒了出来。虽然织田义信完全听不懂这些东西的价值,但从那些文武百官的表情中,织田义信却也能够猜到一二。反正,绝对是大赚特赚就对了。

    随后,穆宗皇帝在宫后苑宴请了织田义信,陪同的还有徐阶和张居正两人。显然,这次张居正是大大的在皇帝面前露了脸了。

    席间,穆宗皇帝问了许多关于日本的一些事情,织田义信却也是知无不言。好吧,毕竟一个乱世,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唉,想不到日本国的百姓们竟然生活在如此水深火热的环境之中,义信啊,你们一定要早日还日本一个和平的天下!”穆宗皇帝感叹道。

    “请陛下放心!外臣定然不会辜负陛下您的期许!”织田义信恭声说道。好吧,明国皇帝这个词也被织田义信顺口给省了。不过不得不说,织田义信这种说法让穆宗皇帝更加的开心。

    嘛,怎么说呢?织田义信这小子一口流利的明国官腔,容貌就算是见惯了后宫佳丽的穆宗皇帝也不得不为之惊叹。于此同时,他刚才还送上了那么一份贵重的礼物,顺便还说了一句到现在还让穆宗皇帝开心不已的奉承话。可以说现在的穆宗皇帝看织田义信,那是怎么看都怎么喜欢。

    想了想,穆宗皇帝看着织田义信笑道,“义信啊,刚才的那些封赏,只是对于你带来的那些礼物的回赐。你的赏赐,朕却还没有给你。不过朕却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不如你自己提出来?只要合理,朕一定满足你。”

    闻言,徐阶和张居正看向织田义信的目光充满了佩服,一个外国使臣能够讨得穆宗皇帝如此欢心,那可真是不容易的说。

    听到穆宗皇帝的话,织田义信犹豫了一下后说道,“启禀陛下,外臣从小就仰慕天朝文化,所以一直都在自学天朝的一切知识,前些年,外臣更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创办学校教导优秀的孩子学些天朝文化,并努力在民间普及汉字。只是……在本国之中,懂得天朝文化的人毕竟少之又少,绝大部分还是不理俗世的出家人……”

    顿了顿,织田义信严肃的看着穆宗皇帝说道,“所以,如果陛下想要赏赐外臣,那么不如赏外臣几名教书先生吧!”

    好吧,现在连天朝都说出来了,织田义信这小子有一点估计到日本国的颜面吗?好吧,他完全没有。反正他如今代表的是日本国,又不是织田家,他算是彻底想明白了。

    听到织田义信的话,穆宗皇帝楞了一下,随即回过神来,顿时忍不住大笑起来,“哈哈哈哈!有意思!义信!你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古往今来,你恐怕是第一个向皇帝讨要教书先生作为封赏的!”

    说完,穆宗皇帝笑着看向徐阶道,“徐爱卿,义信想要一些教书先生,不如就从国子监挑选几人如何?”

    国子监这个名称始于隋朝,不过类似的机构其实从西周就已经拥有了,那个时候,称为太学。这个地方说白了,就是国立最高学府。每天,朝廷都会让全国各地选送生员进入国子监就读,与此同时,在明朝永乐年间,更有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家派遣留学生到国子监中学习。在永乐二十年的时候,国子监的人数达到了恐怖的9900多人。

    可以说,这里面随便抓出来一个,都是某个地方的一时俊杰,可在国子监之中,他们就只是普通的监生而已。嗯,就是学生的意思。这里面的人才有多么的恐怖呢?嘛,很简单的一个说明,明朝的读书人想要参加科举的话,就必须先入国子监。也就是说,明朝所有的官员都是国子监出来的。嗯,武官除外。

    闻言,徐阶连忙恭声应道,“陛下英明,不如就让张大人帮忙挑选几人如何?他在国子监有不少好友,相比能够找到最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