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失败后,裕溪龄继续在北大进行着研学工作,不管是文科学院还是理科学院的学生,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不用穿校服的女生,当然,北大也没有给女生定做校服的传统,他们只将裕溪龄当做了半只脚踏进北大的人罢了。

    他们对裕溪龄没什么意见,反倒是对某些白吃饭的外籍教授意见很大,甚至好几次闹到学校那边去,希望蔡孑民作为校长,能请辞那些游手好闲的外籍教授。

    这事儿自然也传到了裕溪龄的耳朵里,她与英国人接触不多,裕庚早年间出访的国家只有日本和法国,而裕溪龄则是在法国生的,没去过日本,也就是说他们家跟英国其实没什么关系,可法国人和英国人则不对付,裕溪龄小时候经常看到周围的法国绅士们说英国人是土包子。

    整个法国上下,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对英国人都有刻板印象——太无趣,不直接,不热情。裕溪龄从小耳语目染,慢慢也对英国人有了这样的偏见。所以面对英国籍的外籍教授联系大使馆负隅顽抗的样子冷哼一声,“英国人果然就是这样。”

    可到底还是觉得不平,裕溪龄从没有觉得自己是前清朝廷的一员,她就是她自己,只是对脚下的土地充满热爱,谁有能力谁上来当政,但是这个有能力的人再怎么都不能是外国人,这是她的底线。

    马相伯经常会跟她提起她父亲的事情,那些什么日本法国的经历,除了她自己亲身体会到的,更多的还是马相伯讲给她听的,其中还有一些裕庚早年的事情——裕庚曾在两广地区任职,那些割让和英国嚣张跋扈的样子,裕溪龄想都想得到,正经人谁会背井离乡去遥远的国度耀武扬威啊?

    愈想愈气,最后甚至跟陈仲甫说她也要去参加谈判,最终却被拒绝了,原因是陈仲甫听说了裕溪龄想多多完善“德先生与赛先生”中赛先生,也就是科学的那一方面,并且夏元瑮也说裕溪龄在翻译外国文献方面很有能力,近期又要在研学论文上下功夫,他陈仲甫可不能挡了裕溪龄的赛先生之路啊。

    而且裕溪龄年龄还不大,难免会有些心浮气躁,到底还是要上了点年纪,能沉住气的人才能参与。让裕溪龄来旁听这次谈判,倒不如叫她好好完成学业,以后学成了,有多是能让她展现才能的机会。

    就比如夏元瑮想要以私人名义,聘请裕溪龄成为他的理科助理。

    裕溪龄本是想拒绝的,毕竟她在震旦还有一年的课程,回去之后还要继续上课,起码也要完成正经学业才能赴京任职,那起码要半年,怎么也得1916年末,或者是1917年开了春才能去北京。

    夏元瑮则满不在乎,招助理这件事是看缘分的,不是谁能力高,有时间都能当的上,尤其是科研的助理,一定要合得来才行,裕溪龄从上海来北京,虽说是研学,但一直在帮他从事研究工作,二人也算有了一定的默契,下次在找到这样的人,不知道得是什么时候了,所以他不在意。

    而且裕溪龄翻译的内容确实不错。

    裕溪龄先是答应了下来,随后交了研学论文和一份研学报告,又将自己誊抄的法文书籍装进箱子里,背包离京,启程回了上海。

    她不在的这一个学期里,陈延年已经正式成为震旦公学法学院的学生了,陈乔年还在读预科,估计等他预科结束,他们也就要去法国了。

    回上海之后,裕溪龄做了一份严谨的规划,如果夏元瑮真的叫她去北京任职,那她就可以带着与夏元瑮一同创造的研究成果去法国,本来她还对申请巴黎市物理及化学院没什么信心,如果真的去了北大当助理,那可能性倒是大了些。

    不过如果真的想去北大当助理,她还要先完成震旦公学的学习,好歹要半年多,这学期的课外活动可能就没有她的份儿了。

    听闻裕溪龄回了上海,陈延年心情不错,她在返程前的最后一封信里说,会将北大等一众学校里的文科相关法文书抄一份带回来,以后他夜读就可以直接看发文书了,他现在在法文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还不如直接看难得,由难入简,一开始会很痛苦,后期则会很轻松。

    二人见了面谈天说地,裕溪龄给陈延年讲述她在北京的所见所闻,比如张勋是如何不走心地拉拢她,再比如外籍教授解聘风波,陈延年一会目光熠熠,一会攥紧拳头,心情随着裕溪龄的讲述跌宕起伏。

    而陈延年也讲了这半年来上海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也询问了裕溪龄在北京有没有继续读《新青年》。旁边的柳眉一开始还能说上两句话,后来一句都说不上来,乔年也是一样,一开始还能用从陈延年身上学到的东西说一说,后来加入了世界局势和他不了解的东西之后,就也没话说了,只能听着。

    不过裕溪龄没有将夏元瑮想要聘请她作为助理这件事跟大家说,一来有没有后续要半年之后才有定论,没准半年之后夏元瑮就忘记这档子事了,如果是这样,裕溪龄则会从上海直接出发去法国,成为最早去往法国的一群人,为后来的学生铺平道路;二来是说了便要徒增陈延年的烦恼。

    上海北京太远了,写个信都要许久才能收到,一去一回好多天过去了,人亲自往返更是不太可能,折腾。

    裕溪龄正式投身了物理行业,闲暇时候裕溪龄不是学数学就是做实验,晚上才有时间看新出的《新青年》杂志。但是物理实验,难免会有些小磕小碰。比如某次实验,裕溪龄就被小型的易爆物品炸伤了手掌,结果正好被再次勤工俭学,担任一日校工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撞到。

    爆破的声音活像是陈延年小时候安庆放的鞭炮声,不过就一响,其他实验器材都没有损坏,唯有裕溪龄受了伤。陈延年看到的时候,裕溪龄异常冷静,眼泪一滴都没流下来,半举着受伤的手,用那只完好的手收拾桌面,一步一步将最后的实验步骤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