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襄道:“陛下让张若水下去看青苗法,张若水弄虚作假,指使蛊惑之辈正是小人王巨。△↗张戬离开朝堂,对王巨万分失望,前去训斥,却不料王巨不尊师重道,不敬长辈,巧舌如簧,诡言顶撞,让张戬大怒之下离去。此子胆大妄为,手段激进,并且阴险狡诈,将来为害将会胜于王安石与吕惠卿。”

    其实真相是张若水问,王巨说了一句,不变是慢性自杀,变得好,能继续发展一百年,变得不好,是加快自杀。难道说错了吗,难道是明确支持了王安石变法吗?

    至于张戬更是莫明其妙。

    张戬是责问了,但责问的内容是赵顼相信王巨,王巨为什么不进劝?然后王巨做了解释,何来顶撞?

    但问题就出在张戬听后觉得有道理,然后陈襄等人来送别时,忍不住问了出来,陈襄等人答不出,恼羞成怒,才有了今天的责难。

    可是真相重要吗,不要说王巨说不清楚,就是说清楚了,陈襄乃是言臣,可以风闻言事!王巨又能如何?

    王巨也可以不表态,问题是在现在王安石逆转,想扳倒王安石与吕惠卿几乎不可能了,现在陈襄攻击王巨,王巨只是中等京官,更没有结朋成党,势力孤单,并且王巨一些做法,包括打胜了大顺城之战,都让某些人产生反感,那么正好,王巨会成为他们撒气的对象。

    因此王巨听后,脸色立即变得阴沉。

    他走了出来道:“陛下,不错。臣就是一个小人。陈襄乃是君子。只是臣一直感到奇怪。臣拜于恩师门生,恩师持戒尺责戒臣说,君子温润,温润如玉,难道恩师说错了吗。”

    “何来此言?”

    “陛下,臣看到许多人自称君子,但这些君子们不是温润如玉,而多象陈襄这样。欺世盗名,勾朋结党,所以一呼百应。为何要结朋成党,因为人多力量大。为何要这个力量,因为他们要顺昌逆亡。附己者是君子,是能臣,不附己者则是小人,奸臣,不服,那么群起夹攻。颠倒黑白。所以看来恩师教导有错啊。若此,臣就是一个小人!”

    “你胡说!”陈襄道。

    他为什么在奏疏上说非是朋党。其实现在他们已渐渐成了朋党,心虚,才刻意辨的。

    “你能胡说,我为什么不能胡说,或者说,你有什么资格对我胡说八道,难道凭借你那一把胡子吗!若此,陛下,请下诏,五十以下者皆不得为臣!”

    陈襄似乎官声不错。

    论政绩,论功劳,陈襄三辈子加在一起,也不及这几年王巨对宋朝的贡献。

    “持功狂傲。”司马光在边上道。

    “司马光,下官不懂,国家为什么选派官员,特别是我朝,几乎花唐朝十倍的薪酬养官,难道不是为了替君子分忧,上治国,下安民,不受外侮,而是卖嘴皮子的吗?”

    “陛下,王巨咆哮朝堂,请勿务严惩。”陈襄道。

    王巨没有咆哮,不过放在朝堂上他这些话,无疑太过有违朝仪、仪礼了,按照宋朝“故事”,赵顼必须要惩戒的。

    张载不得己走出来说:“陛下,微臣之弟临行前是责问过王巨为何不劝陛下,王巨与臣弟做了一些沟通……”

    然后张载徐徐将经过道来。

    王巨那些话还是很中肯的,并且也能看到王巨的忧国忧民之心,只不过他不会象司马光他们那样,整天挂在嘴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