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想到的秦云暂时还没往这方面去想,对于忽然从星门出现的巨大宇宙都市,还有跟在后面仿佛使追击而来的棘刺兽,秦云倒是没把这些和飞鹰之前大闹一通的事给联系起来,只是将这两件事作为独立的事件来看待。

    而且现在的时间也让秦云没有办法去思考得那么多,全速推进着配置了战术装甲的曙光机甲从上方绕开了宇宙都市来到了更接近星门的地方。

    整个过程并有花费太多时间,虽然这个宇宙都市非常的大,比起任何一个联邦所拥有的殖民卫星都要大出很多倍,但在曙光机甲的全速前进下也根本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就越过了这个机甲。

    只是也没有说那么一晃而过,居高临下的秦云也还是将整个宇宙都市的上方全部扫入的眼底,也清楚的看见了宇宙都市外壁上的那些防御措施有大半也都朝着星门的方向转了过去,这些防御措施也差不多是各种炮装类的武器。

    大半防御措施都转移了过去,而剩下的那些防御措施则是没有启动,但不动如山,秦云有理由相信如果星门防卫舰队朝着这个宇宙都市进行攻击的话,那么这个宇宙都市一样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周围的舰队发起反击。

    而如此大的宇宙都市更不要说比起巴别尔要塞都大出了好多好多倍,所有更有理由相信这个宇宙都市中肯定也还隐藏着足够多的战斗力量才对。

    只是从这个宇宙都市的行为模式来看,虽然宇宙都市并没有对秦云之前的警告给予任何的回复,可反抗力量应该是存在的,而且更对棘刺兽表现出了更强的冲突性,没对他们星门守卫联盟那么明显的戒备,但在星门再次出现异常之后却是在第一时间就给予了反应。

    而会出现这种情况大概也就是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宇宙都市不认为星门防卫军是威胁,所以无需对星门防卫军太过明显的戒备,而第二个就是宇宙都市认为棘刺兽的威胁比星门防卫军更大。

    基于宇宙都市和棘刺兽出现的先后顺序,那么最有可能的结果那就是这个宇宙都市很有可能是棘刺兽的追击对象,宇宙都市在棘刺兽的攻击中属于逃难者,也就是宇宙难民。

    不管是哪种,秦云都觉得有必要展现一下星门守卫军的实力,恩,还有他的实力,既然沟通无法顺畅进行的话,那就先展现一下己方的实力再说,到时候虽然这份力量不是针对于宇宙都市,但也要让宇宙都市在这份力量之下表示出自己的诚意以及畏惧才行。

    总之想要别人重视,自己这边也得拿出让对方重视的理由才行,而且对于这个宇宙都市后面的事秦政也是非常的好奇,为什么这个宇宙都市会出现在这里,他们到底又发生了什么,又有多少关于棘刺兽的情报,这些秦云通通都想要知道。

    至于未来,如果不愿意和这个宇宙都市开战,并且不愿意大开杀戒的话,对于这个宇宙都市未来的安排秦云心中暂时也还没有底,可是未来不管怎么做至少都要让这个宇宙都市完全按照他所说的去做,这样就更需要展现出连宇宙都市都感到畏惧的力量才行了。

    在飞越过宇宙都市的同时,战术装甲中储存的大型浮游武器,曙光机甲自带的小型浮游武器同时飞出,而经过了一段时间冲锋教导的秦云,在对念动力的使用上比起以前也更加的灵活和效率。

    念动力砰然爆发,激活了机体念动力增幅装置的同时也将所有的浮游武器控制了起来,控制着所有的念动力武器分散开来朝着第一波出现的棘刺兽发起了进攻。

    之前说过星门其实非常的大,单靠秦云一台机体很难做到对星门的全部防守,除非那些棘刺兽没头脑的朝着他的方向冲过来,可是在秦云的身后,宫夜和迦勒尔的b级机师尾随而至,星门的四个方向亦然也有星门守卫军的舰队和机甲部队作为补充。

    即便舰队和机甲部队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对宇宙都市的戒备上,但多少也还是能够从四个方向带来一些帮助,压制住棘刺兽的扩散范围。

    这样一来在宇宙都市和星门之间,就成为了斗兽场,秦云和他指挥的王牌机师编队就成为了斗兽场的最大主角。

    从星门中冲出来的棘刺兽的数量还是一样的多,密密麻麻像是一群蝗虫一样,反正星门够大能够同时传出来的棘刺兽也就够多,后续还有多少不知道,但在看见这些棘刺兽出现的时候秦云的攻击就已经释放了出去。

    全部的浮游炮大大小小,在加上战术装甲的导弹,对密集性敌人具备着高穿透力和杀伤力的子母弹头,大大小小的全部炮装,第一波攻击就以全炮齐射而展开。

    秦云的攻击,宫夜的攻击,两台机体两个战术装甲的攻击作为第一波攻势一瞬间就覆盖住了从星门正中差不多好大的一片范围,无数的棘刺兽刚刚从星门中脱身出来就被两台机体的攻击所覆盖,被撕裂,被击穿。

    有的只是刚刚冒出来个脑袋然后就没了,但不管怎么样,两台相对于一面墙壁来说最多只能算是蚂蚁大小的机体,也根本不可能将自己的攻击覆盖住正面墙壁,所以在一次合击之后,秦云和宫夜所驾驶的两台机体就极有默契的一上一下的分散开来。

    保持着高频率的全炮攻击,将战术装甲所搭载的所有弹头如同不要钱一样的倾洒出去,带出了一个从中心开始的s型路线,尽可能的让自己的攻击能够覆盖到最大的范围。

    “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