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您累了吗?要不放奴婢下来歇会儿?”

    瑞谚头也不回地说:“背你还不至于,还不如行军的时候穿一身盔甲重。”

    听到这话,阿淼有些不乐意地说:“王爷是在嘲笑奴婢瘦弱吗?”

    “你有何值得本王嘲笑的?不过是道出实话罢。”

    “奴婢以前也不是这样的,就是家乡遭灾之后一路乞讨到靖天,就成这样了。”

    “好歹也是庆水一方地主家的千金,庆水虽不富庶,但也不至于吃不饱。”

    “其实……”阿淼有些黯然,“其实普通老百姓生活得很苦的,即便没有天灾,各种赋税徭役就已经很沉重了,如若遇上个心黑的父母官,那真的就是水深火热了。”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瑞谚不是不知道这些,可是知道又有何用,他身为亲王,说是权势熏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皇权在上,有很多事,力不从心,索性便不闻不问,只做将帅,面对敌人,简单得多。

    阿淼见瑞谚不答话,便也沉默了。

    不知走了多久,身后的黑暗越来越远,前方的黑暗却似乎遥遥无尽头。

    “本王一直想问你,在沅水那天晚上,你去了何处,又为何会醉酒?”

    冷不丁的问话,让阿淼一怔,心想瑞谚好像对她也并不是完全的漠不关心。

    “奴婢……那夜出门着实是因为因为认床睡不着便出门走了走,回来之后……觉得有些口渴,便到膳房找水喝,结果……误将酒当水喝了……”

    这本是早已准备好的一番说辞,不曾想当时瑞谚没问,现在事隔两天反倒问起,让她措手不及。

    “是吗,本王还以为你是遇到了什么故人勾起了什么不好的心思,借酒浇愁。”

    “怎怎么会”

    阿淼心虚地嘟哝着,心狂跳不已,莫非瑞谚知道了什么,还是看到了她那晚躲在草丛里?

    “义国公陆准,你认识吗?”瑞谚冷不防地问道,“或者说,你知道这个人吗?”

    问话的语气虽平静如常,却让阿淼觉得心脏瞬时漏跳了一拍。

    “奴婢是听说过谈不上认识也是在沅水听别人说起”

    “别人?你不是初次到沅水吗,还有人会跟你说这些?”

    “那是因为因为,大概是……义国公同沅水很有渊源,当地百姓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