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南郡
时值九月初,初秋的太阳虽然残暑未消,但天气已经开始逐渐转凉。稍带凉意的秋风为荆北平原换了一身秋装。
一亩亩耕田整齐的横列着,那中间是逐渐呈现出金黄色的稻禾。江陵虽然位处荆北,但气候与荆南很相近,粮食的成熟期比之中原一带要早上大半月。
至多再有半个月,田间的稻子便可以收获了。
不同于前两年的涝旱,今年老天爷出奇地仁厚,全年风调雨顺,庄稼的长势异常喜人。眼见丰收在望,田间垄上,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百姓们一边忙着搁田,将田中的水位降至土面露出,另一面又要防止鸟雀啄食成熟在即的粮食。
一名坐在田垄头稍做歇息的老农望着自己田地里的庄稼,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喜滋滋地与其他乡人唠着家常。
不多时,自远处官道朝田垄间走来的一行十余人,引起了乡农们的注意。虽然不知道来人是谁,但乡农们大概也能猜出应该是官家的人。
每逢农忙季节,郡县里的大人们都会亲临田间巡视,探访民生民情,乡农们基本也习以为常了。
那一行人在左右张望田垄间的繁忙景象时,很注意脚下的情况,基本没有践踏到田里的庄稼。
“老丈安好!”一行人中看似是为首的一名中年男子,和声向那老农招呼道。
“见过各位大人!”虽然十数人都是身着普通的布袍,但颇有阅历的老农还是能够看出这一行人,尤其是这名说话中年男子身份地不凡,连忙恭敬地行跪拜礼。
不远处的其他几名乡人也相继赶来行礼。
中年男子留意到老农悬于腰间的一枚造型奇特的铜质小牌。弯身将其扶起后,正色说道:“老丈是功民之身,不必如此多礼。可否将功民牌借于在下一看?”
老农忙小心翼翼地解下腰间铜牌,双手奉给对方。
接过铜牌仔细地看了看,中年男子轻叹说道:“两子从军,一亡一残,老丈为朝廷付出的太多了。
朝廷有愧于您啊……”每一块功民牌上都会铭刻所有者的姓名,及得牌的原因(即功劳)。大致的情况一看便知。
“大人说到哪里了!”老农连连摇头,“小老儿有七个儿子,老大在十五年前战死在南阳,老二、老三在十年前战死在江夏,最后连个胳臂腿都没能看到。
老四去年虽然死在汝南,但骨灰还能回到家;老五缺了条腿,回来后官家分田分牛,还给配了婆娘。比起老大老二老三来。他们两个好太多了,小老儿知足,知足了。
这都是托皇叔大人地恩德,颁下功民令……”
中年男子听得入神,缓缓将手中的功民牌递还给对方。
老农相当宝贝地将铜牌檫拭了两下。重新挂回自己的腰间,而后恭敬地垂手而立。
南郡
时值九月初,初秋的太阳虽然残暑未消,但天气已经开始逐渐转凉。稍带凉意的秋风为荆北平原换了一身秋装。
一亩亩耕田整齐的横列着,那中间是逐渐呈现出金黄色的稻禾。江陵虽然位处荆北,但气候与荆南很相近,粮食的成熟期比之中原一带要早上大半月。
至多再有半个月,田间的稻子便可以收获了。
不同于前两年的涝旱,今年老天爷出奇地仁厚,全年风调雨顺,庄稼的长势异常喜人。眼见丰收在望,田间垄上,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百姓们一边忙着搁田,将田中的水位降至土面露出,另一面又要防止鸟雀啄食成熟在即的粮食。
一名坐在田垄头稍做歇息的老农望着自己田地里的庄稼,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喜滋滋地与其他乡人唠着家常。
不多时,自远处官道朝田垄间走来的一行十余人,引起了乡农们的注意。虽然不知道来人是谁,但乡农们大概也能猜出应该是官家的人。
每逢农忙季节,郡县里的大人们都会亲临田间巡视,探访民生民情,乡农们基本也习以为常了。
那一行人在左右张望田垄间的繁忙景象时,很注意脚下的情况,基本没有践踏到田里的庄稼。
“老丈安好!”一行人中看似是为首的一名中年男子,和声向那老农招呼道。
“见过各位大人!”虽然十数人都是身着普通的布袍,但颇有阅历的老农还是能够看出这一行人,尤其是这名说话中年男子身份地不凡,连忙恭敬地行跪拜礼。
不远处的其他几名乡人也相继赶来行礼。
中年男子留意到老农悬于腰间的一枚造型奇特的铜质小牌。弯身将其扶起后,正色说道:“老丈是功民之身,不必如此多礼。可否将功民牌借于在下一看?”
老农忙小心翼翼地解下腰间铜牌,双手奉给对方。
接过铜牌仔细地看了看,中年男子轻叹说道:“两子从军,一亡一残,老丈为朝廷付出的太多了。
朝廷有愧于您啊……”每一块功民牌上都会铭刻所有者的姓名,及得牌的原因(即功劳)。大致的情况一看便知。
“大人说到哪里了!”老农连连摇头,“小老儿有七个儿子,老大在十五年前战死在南阳,老二、老三在十年前战死在江夏,最后连个胳臂腿都没能看到。
老四去年虽然死在汝南,但骨灰还能回到家;老五缺了条腿,回来后官家分田分牛,还给配了婆娘。比起老大老二老三来。他们两个好太多了,小老儿知足,知足了。
这都是托皇叔大人地恩德,颁下功民令……”
中年男子听得入神,缓缓将手中的功民牌递还给对方。
老农相当宝贝地将铜牌檫拭了两下。重新挂回自己的腰间,而后恭敬地垂手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