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教”又称为天师道,创始人是张鲁的祖父张陵,又名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县人,传为留侯张良九世孙,生于吴郡天目山。

    此人少小通达五经,曾入太学,举贤良方正,后任巴郡江州令。不久弃官隐居洛阳北邙山。章、和二帝屡征不就,与弟子王长杖策入淮。

    经鄱阳溯流至云锦山炼丹,修长生之道,三年丹成。其闻巴蜀瘴气为害,遂与弟子赴蜀郡鹤鸣山传道。永和六年造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

    所以称为“五斗米教”。

    张鲁本人,其实也算个很了不得地人物。早年的他。曾通过依附刘焉夺取汉中。随后又与刘焉之子刘璋反目,凭汉中(包括汉中和巴郡两郡)割据一方。

    张鲁以“五斗米道”教化百姓。辖下百姓几乎人人信教,供奉道君。在教义的劝导约束下,汉中社会稳定,道众安居乐业,几乎成了汉末的一方“乐土”。

    以张鲁的能耐,保守一方,与刘璋划地而治,还是绰绰有余地。但如果将对手换成曹操或是大哥,恐怕就不是他所能抗衡的了。

    无论谁占领了汉中,要想真正安定下来,倒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汉中政教合一的特殊情形,就决定了张鲁身份地重要性。想稳定汉中,就必须借助张鲁。

    想必曹操如今也在争取让张鲁投降,不过幸好,张卫、杨任等人都坚决的主战派,连阎圃也不希望就此归降曹操,这才坚定了张鲁抗战之心。

    二十六日黄昏,大军赶至上庸。稍事休整半日后,我留下文聘、向宠二人镇守上庸,同时抽调黄忠本人和5000驻军,随后大军迅速折向西南,向巴中行进。

    ……………………………………………………………

    巴中,绥定县

    心中惶惶的张鲁还没有等到援军,却先收到了曹方的劝降书。

    劝降信的落款处是曹操的大名,并加盖了大汉丞相的印信,曾与曹操有过几次通信的张鲁并不甚费力地认出了写这劝降书之人,正是曹操本人。

    曹操表示,对汉中用兵并非是与张鲁有私人恩怨,而是为社稷大局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请张鲁不要心怀惊惧。

    同时,曹操向张鲁承诺,只要张鲁愿意投降,可以授其镇南将军,封阆中侯,而且张鲁几子亦皆可封侯。

    曹操地承诺不可谓不优厚,情知无力对抗的张鲁还真有些动心了,而他身边的一些近臣也劝其慎重考虑。

    “谁敢再让我大哥投降曹操,我现在就剐了他!”张卫抽出身侧配剑,恶狠狠地盯着那几个近臣。

    几名近臣皆噤若寒蝉,再不敢说什么。

    “公历,把剑收起来。堂上舞刀弄剑。成什么样子?”张鲁相貌威严有度,不过眼下精神却显得委靡,冲张卫挥了挥了手,有些无奈地说道。

    “哼~!”不敢不听兄长的话,但张卫却不愿放过那几个近臣,冲他们怒瞪一眼后,用力将剑插回鞘中,“大哥。

    曹操这人残忍好杀,又没什么信义,要投降他,那还不如投靠庐江的刘皇叔呢。什么镇南将军,什么阆中侯,现在说的好听,万一真投降了,是死是活全凭曹操一句话。

    上次曹操骗我们去进攻上庸。谁想他自己想要地也是上庸,完全是拿我们枪使,要不是人家放了一马,我那两万人根本就回不了汉中。我是不想把命放在他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