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日谍身边没有武器,抓人就没有危险。

    “走!”

    “好!”

    迅速转移。

    很快接近第三个日谍。

    这个日谍也是一个黄包车夫。伪装的非常好。

    张庸逐渐琢磨出来了。

    日谍的部署,几乎是全方位的。可能采取的是拓扑结构。

    并不是纯粹的单线联系。现在日谍还没有那么缜密。也没必要。客观来说,优势其实是在日寇这边。

    既然优势在我,自然不用做的那么谨小慎微。

    日寇几乎每个特务机构,都有一个黄包车夫。

    黄包车夫的机动性很强。可以到处乱走。非常方便他们传播消息。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布设陷阱,等着目标上钩。

    之前在金陵被杀的那个空军少校,估计就是被黄包车夫诱惑,然后拉到偏僻地方,最终杀害。然后抢走了备忘录。

    必要的时候,黄包车还是非常有效的阻挡工具。可以拦截汽车。

    日寇如果要暗杀什么人,他也可以帮忙。

    忽然想起一件事。卢沟桥事变以后,赵登禹好像就是被伏击的。

    出手的虽然不是日谍。但是日谍提供了准确的情报。于是日寇军队在道路两侧埋伏,用多挺机枪暗算了赵登禹。

    负责保护赵将军的一卡车国军士兵,还没有来得跳车,就被全部打死。

    在这里面,日谍的情报起了非常致命的作用。

    南苑机场之所以遭受日寇突袭,也是情报泄露。日寇知道这里没有主力。只有几千没有战斗经验的学生兵。于是发起突袭。果然一击成功。那些学生兵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足够的战斗技能,面对日寇的疯狂攻击,根本无法阻挡。

    致命的情报。

    致命的日谍。

    哪怕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日谍,都可能造成极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