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仅向乡人推广耙和曲辕犁等农具,还凭借贩纸得来的钱财,购买牛马,在农忙时将它们无偿借给县中的农人耕种。

    兼且赠送县中乡民桑苗等物,几年下来,颍阴县内的黔首们已经能够做到一日两餐,都能吃的饱粟麦,还种起了桑麻、养起了鸡鸭之类。

    基本的生活有了保障,自然不会从贼,就算是信奉太平道又如何,他们不会蠢到丢弃自己丰足的生活,提着脑袋为太平道卖命。

    更别说荀棐对他们有大恩,造反的话岂不是害了自己的恩人,这在侠儒之风盛行的当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反倒是如果有人想要造反,荀棐只需要振臂一呼,县中乡民必然蜂拥景从,随他镇压贼寇。

    完全可以说,只要荀棐身处颍阴,荀氏和县城便安全无虞。

    “内部不生乱,至于外部,便如公达所说,只要除贼渠帅,大乱便不生。

    如此纵是有外县之贼聚众攻我颍阴,我等亦可集县中豪族部曲僮仆,征召乡民,守城不难。”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守城、保全家族,荀棐这些年来完全不必要如此勤恳。

    毕竟身边有两位大佬,抱好他们的大腿,跟随时代的轨迹,轻易就可以富贵一世。

    更别说自家父亲荀爽未来会成为三公之一,名重天下,作为荀爽的二子,想要富贵实在是再轻松不过。

    然而富贵是他的所求吗?

    荀棐几年前觉醒宿慧之时,曾深深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也曾想过肆意一生、快活一世。

    可是当他走出高阳里,看到因为旱灾而无力垂泣的老农,看到酷日下跟随妇人弯腰拾捡麦穗的稚童,看到城外易子而食的枯槁流民,他的心中涌起了难言的酸涩。

    他想起了未来数十上百年的乱世,想起了数千万人因战乱和瘟疫丧生,想起了胡人高扬的弯刀和狞笑……他觉得,自己该做出一些改变。

    于是,某一日他低声自语:“我来此世,或天命属我,生民在我。”

    从此以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未来的乱世积蓄力量。

    不仅仅造纸、农事、撰书,更关键的还有培养一股几乎绝对忠诚于自己的力量……

    ……

    送荀彧和荀攸离去后,一名老仆捧着一份竹片交给荀棐,“郎君,方才有一人递了份名刺,想要拜访郎君,不过我说您正在待客,此人便称后日再来拜访。”

    荀棐接过名刺,仔细看了起来。

    “兖州东郡人士,陈公台?”

    荀棐微微诧异,他知道陈宫年轻时就喜欢交游四方豪士,但没想到他会跋涉数百里从兖州到颍川来游学,而且还特意来拜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