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微笑,“既然见此亭舍,便去歇一歇,顺便打探下颍阴的豪桀志士。”

    虽然亭舍是亭长办公之处,但实际上它也供人歇息过夜。

    若是官吏自不用说,便是普通旅人只要出的起钱也可以在亭舍里住下。

    一行人刚到亭舍前,在亭前晒着太阳的老亭卒便惊的起身,他见陈宫等人皆骑马配刀剑,一副豪族作派,连忙上前见礼道:“贵人可是要在本亭休憩?”

    陈宫温和道:“不敢称贵人,我乃兖州人士,来颍阴游学,刚好见此地有亭舍,打算在此稍作休息,另外询问下颍阴的风俗人情。”

    老亭卒见陈宫颇为有礼,暗松了口气,道:“原来如此,贵人请入亭稍坐,小人去禀告亭长,他是颍阴县人,想来对这些颇为了解。”

    陈宫点头,带着一众奴仆入亭,在院中桑树下铺席而坐。

    没过多久,一名四十上下,头裹赤帻、腰间佩刀的中年男人从内屋走了出来。

    他一见陈宫便施礼,礼数甚为周到,显然不愿意得罪这位从兖州远道而来的豪族士人。

    两人稍作交流后,亭长便应陈宫的请,为他介绍起了颍阴县的豪桀名士。

    “若说我县名族,当然是荀刘二氏,刘氏乃宗室,无需多言,而荀氏乃先贤荀况(荀子)后人,至今数百年,名声卓著。

    又自荀朗陵(荀淑,曾为朗陵侯相)后,八龙并起,如今又有辅之、文若、公达等俊秀,实为国家名族。”

    陈宫说道:“荀文若王佐之才,荀公达十三岁辨识奸人,我都知晓,唯有荀辅之的故事我不甚了解,可否请君细说。”

    口中虽说对荀辅之不甚了解,实际上陈宫早就听闻荀辅之的大名了。

    荀辅之名棐(fěi),为荀爽二子,平舆许劭夸赞他“有圣德才,出则天下大安寧”。

    因为这句评语,荀棐的声名早就传遍天下了,陈宫这一路走来也经常听闻荀棐的故事。

    可是这些故事多是零零散散的,且不乏有人夸大其词或是瞎编,所以陈宫对荀棐总是犹如雾里看花,观不真切。

    而现在临近颍阴县,亭长又是颍阴本地人,终于可以通过他了解到荀棐的真实事迹了。

    亭长感叹道:“荀辅之,名不下父祖,才更有过之,关于荀君的故事太多了,我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亭长想了想,说道:“荀君十五岁的时候,二龙先生(荀绲)召诸子侄辩经,荀君为冠,仲豫(荀悦)次之,文若再次。

    而后二龙先生问询诸人的志向,荀仲豫答著书撰史、名传后世,荀文若答上匡天子、下兴乡族,荀公达答报国安民、一展才学。

    唯荀辅之答我无远志,唯愿见生民安乐,如此而已,二龙先生异之,问他竟不欲既富且贵吗。”

    说到这里,亭长停了下来,看向陈宫,道:“陈君可知荀辅之如何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