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尹横抚须缓道:“儒道同源,恰如《中庸》所言‘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知之辟也。’世人皆自以为是,被诱惑纷争驱赶到罗网陷阱之中却也浑然不觉其险,连一丝一毫躲避的想法都没有,而郭门教引子弟,向来不会在意世俗沉浮,因此到底能省些精神,做出点东西来吧。”

    (郭林宗先生后人的发展作为:作为有道先生的崇拜者,这也是笔者特别有兴趣的方面,所以文中人物常会出现探讨郭门家风的话题,毕竟言传身教拥有超乎想象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现择几例以飨诸君同好:①1939年7月3日,郭沫若的父亲郭朝沛先生在四川乐山老家病逝,享年86岁。毛泽东同志获悉后,同王明、秦邦宪、吴玉章、林伯渠、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等八人联名以世侄名义送了一副挽联:“先生为有道后身,衡门潜隐,克享遐不龄,明达通玄超往古;哲嗣乃文坛宗匠,戎幕奋飞,共驱日寇,丰功勒石励来兹。”其中“有道后身”指郭朝沛家庭系东汉太原府(介休)郭泰(林宗)之后裔。②郭子仪,现在所能查到的,祖籍是山西汾阳,唐代著名的军事家。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戏剧和传说中,郭有七子八婿在朝作官,其中一子是当朝驸马,每逢其寿辰,七子八婿均携子前来祝寿,把笏板放满床头,即所谓的“满床笏”。虽权倾朝野,但其人始终谦逊低调,不居功自傲,能做到全身而退,难度其实相当的大。郭沫若先生曾谈及乐山郭氏与唐代郭子仪均乃郭林宗后人。作为文坛及考古大家,想来郭沫若先生是有所依据的。而介休出身的文博大家张颔先生破译“侯马盟书”时,也得到过郭沫若先生文章的启发,从这一点细思,也许真有些渊源亦未可知。③山西郭汝霖从曹雪芹曾祖曹玺开始,就是曹家的管家。曹寅《祭郭汝霖先生文》一文反复说明郭氏对曹家的汗马功劳,曹寅从小以师事郭汝霖,如家人般相处。关于郭汝霖出身,其子孙资料显示“旧家汾水”,曹寅也曾经派人到介休重立郭有道碑,可见其认祖为东汉郭有道。(《山西日报》吕世宏)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时,郭门很大概率也有往南方离散的后裔,以上例举可能真有族谱可查,也许只是因为郭有道先生的声望而为之,毕竟连皇家都有冒认构建谱系始祖的“风尚”,默认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贤达为祖先,所以后人也只能是猜测了。)

    聊到这里,在坐无不心生触动,纷纷点头,静思良久。

    这边厢,秀英接到了众人,心才踏实下来,又是好一通的手忙脚乱。大家累极了,舒泰下来,静心享用果品,或喁喁细语,或远望俯盘,或逗弄水禽,各得其乐,惬意得很。

    不远处,几棵桑树蓄翠含韵,叶片茂密,如顶顶华盖罩在树干上。

    树下笑语清脆,是王文娟小羲他们绕着树干娇声笑闹,少姝拍掉手上的面点细碎,快步迎上去,“嫂嫂等急了吧,哥哥他们歇在那边了,你也过去松一松?”

    王文娟笑答:“哪有那么娇气,主要小羲爱在这里,怎么拽也拽不动,倒是少姝妹妹走了这半日,一定乏了,偏又来招呼我们。”

    “少姝姑娘,许久不见了,别来无恙?”

    定睛看时,认得是县令府上的书童阿真,手里满捧着好多桑葚,看来是在喂小羲吃果子。

    “好好,多谢阿真兄弟牵记,有劳你和小羲作伴。”少姝笑着抱过神采奕奕的侄儿,逗他,“小羲,甜不甜?给姑姑尝尝呗?”

    还在说笑,从树后绕出个女娃来,正是匐勒小妹囡囡,她显然听到了少姝的声音,小小脸庞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赶着上前来,扬起胳膊:“少姝姐姐,哥哥在上面采桑葚呢,给,姐姐吃。”

    小羲还以为是给他的,老实不客气地拿来,还奶声奶气地嘟囔着:“多谢,多谢。”

    少姝一愣,随即柔声道:“呦,囡囡来啦?”

    匐勒兄妹也在这里,想是今日过节,主家恩典,允准他俩上山游玩。

    冷不丁地,眼前飞来串果子,少姝机警,一把抓在手中。

    “少姝姑娘!”匐勒在树间挥舞双手致意。

    王文娟不觉轻抚胸脯压压惊,似方才这般问候方式,属实不多见。

    囡囡和小羲咯咯笑着,争抢散落地上的红果。

    “少姝姑娘,”阿真也望向树上,凑近了说道,“虽说这些胡人都野调蛮腔的,倒也慷慨大气,瞧,身形矫健,腿脚了得。”

    他像是玩笑般说的,其神情却不甚尊敬。

    王文娟闻言,一脸尴尬色,转而拍拍掌唤儿子:“看姑姑多吃力,小羲到妈妈这里来。”

    少姝瞧瞧阿真,又瞧瞧匐勒兄妹,她再三克制,还是没忍住:“阿真兄弟,我们同样生而为人,何以见得别人非野即蛮,心有分别,正见从何而来?无端歧视于他人,只会显现内心的狭隘罢了。”

    阿真语塞,脸色微变,过半晌,他方道:“姑娘垂训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