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忙不迭接过来细细端详,惊呼出声:“天哪,好精粹的手工,里头的香盒跟陀螺一样,放入香片香饼什么的,任人晃动,叮铃做响,却是怎么也倾洒不出来。”

    “小老儿往日只闻迷迭香种由西域传入我国,”尹横憬然有悟,“不晓得思夫人业已制成了日常佩戴的香品。”

    “最早,文帝种迷迭于中庭,嘉其扬条吐香,馥有令芳,邀来建安七子同赏。”贾敏求颇不生疏,娓娓道出此香昔日赫赫扬扬的好光景,“迷迭香在异国被赋怀思之意,用以告慰神灵及古人,在洛阳城中蔚为盛行,我方才犹疑,因思夫人所佩之香似更清淡隽永,一时未能分辨。”

    “过严冬,花始盛开;开即谢,入土结成珠,颗颗如火齐,佩之香浸入肌体,闻者迷恋不能去,故曰迷迭香。”贾飏至为倾心曹子建的为人才情,《迷迭香赋》印在胸中字字分明,“莫不是,此花得了源神泉水滋润,也就入乡随俗了?”

    (曹子建:曹植,字子建,“过严冬”出自其诗作《迷迭香赋》序。)

    思霓乐得掩嘴一笑:“也许,只是民妇素喜淡雅清远的气息,在配伍时,倒也动了些心思。”

    贾敏求侧身来瞧:“相传荀令君曾得异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气不歇,故称‘令公香’,如今想来,多半他用的亦是迷迭香精制的合香呢。”

    (令公香:亦作“令君香”,或“荀令香”,荀彧曾为尚书令,故称荀令君,据说他嗜爱香气,常随身带之,所坐之处,香气三日不散。“留香荀令”一典由此而来,并与“掷果潘郎”一起成为了形容美男子的代名词。后以“荀令香”或“令君香”等形容大臣的风度神采,也泛指人风雅倜傥,此等称法在诗词里常有提及,如唐王维《春日直门下省早朝》:“遥闻待中佩,暗识令君香。”明代周嘉胄在《香乘》里记下过荀令君的香方,时间相隔久远,很大可能为托名杜撰,据说今人按照他的香方调制过,嗅觉冲击力极强,并不符合现代人的喜好。)

    刘氏眼下已顾不上搭腔,她翻来覆去转着那枚熏笼,爱不释手。

    不想,思霓温言道:“夫人不嫌弃,这小玩意就留在身边赏玩吧。”

    “这如何使得?”贾敏求暗思,这般雅致的器物或许是思霓祖上所传也说不定,心有顾虑,先就开口推辞,顺便跟妻子递了个眼色,“无端端的,怎可受思夫人珍藏馈赠!”

    “县令万勿见外,一点薄礼不成敬意。”思霓却坚持,“夫人若爱此味合香,待过些时日再做成了,我会着人送到府上去,务希哂纳。”

    “既这样,恭敬不如从命。”刘氏如获至宝,笑吟吟地作礼答谢。

    都说知子莫若母,反之亦然。贾飏瞥见母亲心满意足地模样,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这时,有公人进来:“禀县令,山乡百姓共请县令主持‘抛池’!”

    所谓“抛池”,也叫献“神食”,是源神诞辰日的重要礼节。县令率官吏人员,将贡献过的祭品顺次抛到庙前的日月泉池之内,顺水势流向下游,参加祭礼的百姓们则在旁焚香鸣炮,以酬神思。

    尹横笑容可掬,先起身道:“县令好容易得空上山来,理当与民同乐,不能尽陪咱们坐着啊,公子怕是早想出去看看了!”

    “正是,我合计着也该去寻小羲了,半日没见着,不知有没有‘为难’阿真小兄弟?”王文娟已惦记上儿子了。

    拱手相请后,县令便与一众故交相携而出。

    喧哗热烈的“抛池”才告结束,大家伙便心照不宣地往戏台那边涌去了。

    与源神庙大殿遥遥相对的是建在五孔窑洞之上的戏台及两旁的钟鼓二楼。戏台又名“鸣玉楼”,“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鸣玉”亦取水之意。整座楼用卷棚顶歇山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下有窑洞五孔,中间的一孔为通道,左右各二孔窑洞为“云房”,雕梁画栋,重檐转角,更饰以斑斓辉煌的琉璃瓦,处处可见匠人们的用心及功底。

    (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西晋陆机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