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官家的女儿被休弃回家,在京城并不会掀起多大的波澜,但温家二少夫人被休回娘家就不一样了,不出一日,消息就传遍京城,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人们不由想起温彦轩带着儿子去扬州赴任,将周氏留在温家,听闻外放扬州为官还是温彦轩自己求的,这对夫妻早就已经闹翻了,去上任前还留下休书一封,若周氏仍然不知悔改就休弃。

    京城中人,也没人说温彦轩的不是,说温家的不是,都在同情温彦轩,说周氏不识好歹,那么好的家庭都不知道珍惜,还将丈夫气跑了,被休了也活该。

    而周家十三岁的孙女,长得亭亭玉立,是个知礼懂事的姑娘,已有好人家想结亲,虽然大部分原因是看在温家这条裙带关系,但能跟温家沾亲带故还是有很多人乐意的。

    可现在出了周氏被休这件事,那些人的心思都灭了,抛开温家的关系不说,谁知道这侄女是不是跟姑母一个德行的?这要是娶回去,搞得家里鸡犬不宁,那还真是造孽。

    现在很多与周家交好的人,也都躲着周家,甚至冷嘲热讽,周老爷和周夫人既没了面子,也气得半死,恨不得没生过那不肖女,而周氏的兄嫂也恨死了周氏这个妹妹,因为这个妹妹女儿的婚事黄了,以后找婆家都困难。

    这厢,周少夫人下了马车,还冲丈夫抱怨:“都怪你那不识好歹的妹妹,现在好了,晴儿的婚事都黄了,李家原本很中意晴儿的,现在李夫人都对我冷嘲热讽,说我们晴儿没准儿跟你那妹妹一个样,会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

    周少爷心里也怨恨妹妹,但现在还在家门口,跟妻子争论也是叫人看笑话,板起脸,语气不悦道:“木已成舟,你抱怨也没用,只能等事情过去,大家都淡忘了。现在晴儿才十三,也不着急找婆家,过两年事情淡了再找也不迟。”

    周少夫人见丈夫恼了,铁青着脸睨着自己,神情有点吓人,也不敢再抱怨,只在心里骂骂咧咧的怨周氏这个小姑子。

    不远处的微生文瑞看到此情此景,心中也不是滋味,应该是惠儿跟温家提出和离,温家丢不起这个人,才选择休弃惠儿,让舆论的压力全部倾向惠儿一个弱女子,温家也真是够无情的。

    但他现在也不能去见惠儿,只能任由别人说道,不然他的出现会对惠儿的伤害更大,别人会觉得惠儿不守妇道,才被休弃的。只能等过一段时间,大家都淡忘了此事再去见惠儿,向周家提亲娶惠儿进门。

    几天过后,在舆论的尖峰浪口上的周氏被传出死在庄子上,死因是有毒蛇进屋,不慎被咬伤,经大夫救治无效死亡。

    众人在诋毁着周氏,没想到这人忽然间就没了,但是庄子上蛇虫鼠蚁都有,现在是夏季,蛇虫出没,有毒蛇进屋也正常,众人并没有多想。

    周氏纵然有错,可现在人都死了,死者为大,不少人信鬼神,也不敢讨论得太过分,而周老爷和周夫人把犯错被休弃的女儿送到庄子上反省,最后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挺可怜的,再说道的话就显得有些缺德了。

    对周家那些偏激的言论,随着周氏的离世骤然减弱,对周家冷嘲热讽的人也有所收敛,让周家得以喘一口气,这个结果正是周家所需要的。

    对于周氏的离世,周老爷没有半点不舍,反正一个已经毁了的女儿,也没什么用了,留着也是个吃白食的,还丢人现眼,还不如将她最后的利用价值发挥出来,就当是报答那十几年的养育之恩。

    倒周夫人觉得自己心狠,擦了擦眼泪,道:“老爷,惠儿她好歹也是我们亲生的,陪葬品还是得有的,不然她一个人孤零零的在下面更加凄凉。”

    被休回家的女儿,连葬礼都没有,只有一口薄棺,随便找个地方下葬,陪葬品更加没有,连个铜板都没有,比平明百姓的葬礼还要寒酸。

    周老爷闻言,登时就恼了,怒瞪了妻子一眼,阴沉着脸,冷声道:“既然你觉得她一个人孤零零的凄凉,那你这个当娘的就下去陪她,如何?”

    周夫人脸色一僵,诧异地望着丈夫,没想到丈夫竟然会说出这种话,但也没敢再吭声继续惹恼丈夫。

    周老爷冷哼一声,语气中透着怨念,接着道:“你忘了我们周家因为那不肖女,这些天连门都不敢出了?”

    听罢,周夫人便想起这些天所受到的冷嘲热讽,昔日交好的夫人不是远离她,就是含嘲带讽地跟她说话,话里话外都在说他们周家家教不好,教出来的姑娘都是没教养的搅事精,原本向她透露口风跟周家结亲的李家也对他们家避之不及,孙女的婚事黄了。

    到底是几十年夫妻,周老爷见她委屈,缓和了语气:“她好好的温家二少夫人不做,作天作地,被人休了还要连累娘家,这样的不肖女,给她一口薄棺下葬已是全了父女情分。惠儿的事,已经成为过去了,就当我们没生过她吧,她死了也算是给温家一个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