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晟起身去开门,有些意外。

    县学宿舍,原本两人一间,梅晟同舍的是个经年的廪生,去年年底拔贡进京做监去了,就空了下来。

    同窗中,梅晟年岁小,读书又勤奋,平时与同学往来并不多。

    等梅晟走到门口开门,看到门外之人,有些意外:“梁兄?”

    来人梁宁生,正是与梅晟同年过了童子试的同窗兼同年,是本地人士,镇上有宅,寻常并不在县学住。

    梁宁生看了眼梅晟手中书本,道:“昨儿先生解的题有些不通,听说梅兄在,过来求教,是不是扰你看书了。”

    “梁兄客气。”梅晟拉开门将梁宁生往里让,一边道,

    不大的宿舍,还有两张床榻,两张书桌,东西不多,却胜在整洁干净。

    梁宁生不经意打量着,眼睛在梅晟的衣袖上顿了顿。

    梅晟穿着儒生服,并不显寒酸,可却经不住细看。不仅衣服褪色颜色不正,袖口还磨了毛边。

    梁宁生见状,倒是并不觉得奇怪。

    俗话说的好,“金举人”、“穷秀才”,县学不乏寒门学子。

    考不到举人,秀才并不顶什么用,若是功名无望,也只有坐馆教书赚个嚼用。

    可是这梅家是怎么回事?既是书香人家,祖父是童生、叔父也是秀才,当晓得功名重要,不管以前一家人如何,现在不是当好生笼络梅晟么?怎么还是不闻不问的样子?

    还有袁先生那里,倒是心狠,亲家不好,可外孙子总是亲的,竟然也不闻不问。

    梁宁生既打着问题的旗号来的,自是按捺住心中疑惑,拿了课业,点了一两处含糊不明之处,梅晟都耐心讲了。

    梁宁生倒是真的有所获,佩服地看着梅晟道:“怨不得夫子最重梅兄,若非听君这席话,实想不到还能这样解题。”

    换做别人,少不得谦逊一二,梅晟却只是扯了扯嘴角,显得有些冷淡。

    梁宁生与梅晟没有打过交道,却是常打照面,晓得他素来如此,倒是并不挑理,看了书桌上摊开的书本,犹豫了一下道:“有件事想要麻烦梅兄,有一弟习字,正寻合适的字帖,听先生之前赞过,梅兄的柳体已初窥门径。要是梅兄方便,请梅兄帮忙抄本字帖。”

    “不麻烦!三百文。”梅晟看了梁宁生一眼,心中不由疑惑。

    梁宁生是官绅人家出身的子弟,什么样的字帖寻不到,要他一个小廪生的字帖?不知这番折腾,所为何来。

    梁宁生听梅晟的话,脸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

    这梅晟还真是出乎人意料,有几个读书人愿意将铜臭挂在嘴上的。就梁宁生接触的读书人,一个一个的都将清高挂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