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爷,奴才给你请安了。”

    盛京的将军府,十三阿哥大模大样地坐着,将军府的主人嵩祝毕恭毕敬地给他打着千请安。

    抬了抬手,让嵩祝坐下说话,嵩祝谢过十三阿哥这才坐在一旁。

    “事办的怎么样了?”十三阿哥问道。

    “回十三爷的话,奴才已拉拢了几位将军,他们都愿意效命于十三爷,这是他们的来信,您请看。”嵩祝从袖中取出几份信来递上,十三阿哥接过翻看了一下,极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些书信都是辽东军中的干将,其中职位最高的当属黑龙将将军和吉林将军两位,此外还有副将、参将、游击等中层将领,有了他们的投靠,十三阿哥就有了十足的把握控制住整个辽东。

    这些日子,十三阿哥通过嵩祝已把盛京的清军牢牢控制在了手里,眼下又有两位将军的投靠,他心中把握就更大了。不得不说,十三阿哥当初离开漠北到辽东这一招算是走对了,当前几日漠北巨变的消息传到辽东后,正在军营中训练部队的十三阿哥顿时感到后怕不已,假如他那时依旧还在漠北,恐怕早就同土谢图汗部一起灰飞烟灭了。

    别看十三阿哥身份贵重,但他清楚建兴皇帝一直在暗中找寻自己的下落,找不到也就罢了,一旦发现自己的下落建兴皇帝肯定不会手软。

    漠北大变,如果那时候自己还在漠北,建兴皇帝手下的人甚至很可能直接让他死在军中,之后只要掩饰他的身份根本就不会有了察觉。到时候,威名赫赫的十三阿哥也就莫名其妙地彻底消失了,在死了那么多人的情况下,谁会去在意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呢?

    “只是……。”正当十三阿哥为之庆幸的时候,嵩祝迟疑地说了两个字。

    “只是什么?”

    “十三爷您也知道,这辽东虽然我等控制了军中,但我们满人的规矩,各旗手里还有不少兵力,再加上那些王爷们……奴才实在有些担心……。”

    十三阿哥明白,嵩祝指的是在辽东的各旗老主子,也就是几个和郡王。辽东,或者说满州是满人的老家,大清入关之后,多尔衮制定了所谓“封禁令”,以保护满人的龙脉为由,在辽东同关内的边境上设置了“柳条边”禁止汉人、朝鲜人进入关外,其美名曰维护“发祥圣地”。

    在这种政策之下,辽东几乎全部成了满人的地盘,除了部分早就在辽东生活,已经满化的汉人外,整个辽东是满人的自留地。再加上清朝封王,有些老旗主的子孙,也就是俗称的和一些郡王等也都生活在辽东,他们这些人还保留着满人的一些旧传统,其影响力极大。

    别看嵩祝是盛京将军,其官位着实不低,而且名义上和其他两位将军一起统领所有关外的八旗部队。但在这些王爷面前,他们只不过是奴才罢了,在主子和奴才之间,这些八旗究竟听谁的?谁的权利更大?可想而知。

    嵩祝之所以投靠十三阿哥,一方面是因为现在满清丢失中原日落西山,清廷远在西安根本就顾不上辽东。第二方面是嵩祝是雍亲王的奴才,自然也是十三阿哥的奴才,自己的主子的话自然要听。至于第三方面,他也是打着投靠十三阿哥和关外的那些王爷抗衡的算盘,关于这些十三阿哥心里也很清楚。

    对于嵩祝的这些小算盘十三阿哥心知肚明,不过他并不在意这些。如果嵩祝表现出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反而会让十三阿哥对他警惕,这人嘛总会是有些自己想法的,嵩祝如此更让人放心。

    “我已有安排,过几日你替我给盛京各位王爷下帖子,邀他们来将军府。”十三阿哥嘴角挂着不屑一顾的笑意,淡淡说道。

    “主子,您这是……?”嵩祝顿时一愣,十三阿哥在盛京,这个消息一直隐瞒着,除了军中几个可靠的人再包括那些投靠的将军外根本就没外人知晓。而现在十三阿哥这么说,难道他是要正式向外公开身份了?

    “躲得久了,如今也是应该出来透透气的时候了。”十三阿哥笑着说道,接着又道:“这些人在关外呆的太长,如此再醉生梦死下去,恐怕再无血性。我打算找他们好好聊聊,我想他们会同意的。”

    这句话让嵩祝一愣,神色顿时阴晴不定。难道十三阿哥打算在他的将军府摆下鸿门宴不成?十三阿哥此人的脾气嵩祝是清楚的,这是一个性格坚毅,敢说敢做的主,如今他这么讲,恐怕……。

    “怕什么!”似乎是看穿了嵩祝的心思,十三阿哥笑道:“都是太祖的子孙,我同他们聊的也都是家事,再说这也关系到我大清的安危,放心吧,我不会把他们怎么样。”

    嵩祝顿时陪笑着连连称是,可心里却依旧七上八下。假如十三阿哥真的要向这些人出手,这可是件大事,要知道这些主子可不是好相于的,一旦闹大了,恐怕无法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