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书友“方浮云”的满分评价,谢谢求订阅~)

    “天将大乱,必有妖星;妖星何在?出于北塞;朝随执金,暮随国贼;私立之心,昭然若揭;位极人臣,为祸天下……”

    这是一则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便在雒阳街角巷尾广泛流传的流言。

    流言之所以为流言,就是因为上不得台面,所以很多时候,其最初诞生的地方就是在这样的市井底层之间。

    但流言这东西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传播的速度十分迅速,因为人人生来就都有一颗八卦的心,关于别人尤其是名人的八卦,更不用多说,那就是家长里短、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不然的话一天十二个时辰,那么长的时间不可能一直做事和吃喝拉撒睡,总得要早点儿娱乐活动,而这就是最简单最省钱的一项娱乐活动。

    对于普通的市井小民而言,他们未必会清楚这则流言里面所蕴含的意思,甚至可能都不太知道这里面讲的是谁,但不需要他们知道,自然而然就会有人将这流言与某个人联系起来,然后反过来再通过他们的嘴巴口口相传,一直传到上层权贵们的口中,传到大臣们那里,传到朝廷上甚至传到皇宫里、天子处。

    这时候的刘协刚刚沐浴完毕,宫人通秉国丈伏完求见的时候,他正在宫妇们的伺候下梳理自己的长发。

    这会儿可不是大清朝,权贵们还是很讲求卫生和整洁的,虽然不如后世,但天子最少几日都得要沐浴更衣一次,而像是大臣接圣旨之前,也需要先沐浴更衣,将自己打扮得整洁光亮,然后才去迎接圣旨,而每次朝会上朝之前。也都需要清洁,否则便是对君皇不敬,大小都是一个罪名了。

    伏完进来的时候,刘协头上的发髻刚好束好,他见伏国丈脸色阴郁,直觉有什么事,便屏退了最后。待只剩下了两人和贴身的常侍太监,才问道:“国丈此来何意啊?”

    伏完没有和他兜圈子,直接开门见山沉声道:“臣此来,还是为劝诫陛下,尽快收回成命。”

    刘协脸色不由一沉,所谓收回成命。自然就是收回对于吕布的任命,这可谓是他的得意之作,他都没有想到一个对他无关紧要——因为他其实根本把持不住的太尉之职,居然可能换来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力量,对于豫州李榷等人留下的那十万西凉军,他可是垂涎三尺啊。

    虽然隐隐也觉得此事没有那么简单,可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刘协还是无法控制住自己,他被欲望和发热的头脑支配了,索性还不至于干出轰走伏完这种事情,也不会真的一意孤行。

    没想到伏完接着又说道:“不知陛下可曾听到这则流言?”说着也不等刘协回应,将那流言讲述了一遍,最后说道:“臣还是望陛下能够三思啊!”

    刘协怔了怔,沉默了良久,最终却只是叹道:“朕也知道。这其中有凶险,但若不如此,伏国丈以为,朕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拥有真正听命于自己的力量,从而在与天下诸侯面对之时,有至少可以自保的资本?况且一则流言。能算得了什么,或许还不定是谁散播出去的呢。”

    说是这么说,但刘协的语气比之方才,却有了几分动摇。自然还是受到了流言的影响,只是吕布那番诱惑的影响或许还是要更大一些。

    刘协很清楚的一点是,现在是因为各大诸侯到底还是暗地里互相制衡了一下,再加上他们还需要已经被董卓和李儒成功塑造出来的大汉少年天子这块招牌,所以对于刘协表面上的尊敬都是少不了的,可谁又知道什么时候这种不稳固的地位就会被掀翻,刘协迫切需要的就是自保的手段,而短时间能够拥有就是吕布伸出来的这根稻草——十万西凉军,这就是明知道是冒险却还要去试一试的救命稻草。

    伏完也知道这一点,但他绝不想要冒险,不管是为了他自己,还是他身后的家族,或者是小皇帝,所以他急切道:“陛下若真想要复兴汉室,定要耐心积蓄力量,而非如此急切要借助外力。陛下难道忘了,先前董卓之所以能够入主雒阳、霍乱朝纲,便是因为何后急切要将其引入,以对抗十常侍之势力?”

    (题外话:在这里召董卓的变成何后,而非何进,剧情需要~)

    他口中的“何后”,便是曾经的何太后,刘辩的生母,也算是刘协的嫡母,不过提到这个女人,现在的刘协只有厌恶,因为她是宫里的众人都知道却又都不能说的刘协生母王美人的杀人凶手。

    伏完这话一出口,刘协脸色便更加阴沉了,这回不是因为其他,正是因为想到了何太后。

    不过他很快跟着冷静下来,也在思忖着伏完的话,不得不说就算他心里有再多的想法,但从保守的观点来看,伏完这是最合理也是最正确的。

    事实上如果没有那天朝会上吕布说的那番话,抛出的那个重磅诱惑,在朝臣与众位诸侯那么激烈的反对声中,他能不能坚持下来还真是不好说,就算为了帝皇的面子,也可以在随后撤销,反正都是在一言之间。

    可是现在,每当他犹豫动摇的时候,心中便恍若有一个声音在以十二分的诱惑对他重复念叨着“十万大军、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