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二章 开局,以及形势(1/2)
消灭哥萨克追军,救出了布哈拉汗国阿利姆之后,中国国防军继续挺进,帮助他收复了比斯凯克。在这个过程中,国防军的战力再次震惊了草原人一把。在草原人面前凶悍无敌的俄罗斯军队在数百辆装甲车部队的进攻当中完全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国防军摧枯拉朽一般就摧毁了俄军的抵抗。
七千俄军,战伤死重一千多,其他的都乖乖的投降做了俘虏,他们接下来的命运将是修建从伊犁经阿拉木图到比斯凯克的铁路。当然,这条路还将更远的朝着西方延伸。
李哲接下来和阿利姆的会面也进行得很顺利,阿利姆表示很感谢中国方面对布哈拉的各种支持,布哈拉也将今后对伟大的中国在各方面予以回报,并将在国际事务上永远坚决的站在中华帝国这一边,中布关系源远流长之类的话。
不过此时,这些废话都已经不重要,实实在在的力量威胁才是关键。为了加强中布合作,不仅仅是在这次中俄战争中布哈拉要和中国站在一起,而且未来,中布之间的铁路交通、经贸合作甚至布哈拉的军事建设方面,中国都将全方位的插手,为此中国在布哈拉驻军已经是必然的了。
有了驻军,那就意味着布哈拉汗国在很多事务上还要看中华帝国的脸色,不管是此时中国表现的再友好,对布哈拉汗国的埃米尔阿利姆来说,却也和曾经的俄国在这里的时候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刚出虎穴,又入狼窝,他不得不哀叹,落后的国家,在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真正享有主权的了。
而从比斯凯克出发,国防军的大军箭头再往西,就将真正进入辽阔的中亚大草原。
李哲和马超等人,看着眼前的大地图,商讨着接下来的方略。
按照参谋部的计划,继续往西,打通亚欧边界的任务,是要交给第九军的孙武和蒋翎武的。至于三十八军和第六军的主力,却是要从中亚草原北上,寻找机会歼灭俄军,而直接的战略目标,则是北方西伯利亚铁路线上的几个据点城市,新西伯利亚或者是其背后的鄂木斯克。
这些目标,身处极北,期间跨越距离数千公里远,除了三十八军,其他的部队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机动能力,而即使是对三十八军来说,这个任务也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毕竟,在中国的北疆作战,毕竟离繁华的地区不远,后勤还勉强跟得上。而在这里,所到之处却全都是一片工业荒漠,没有任何的后勤保障能力。
即使是三十八军这样的勉强能说是半机械化的军团,它也是有极限能力的。李哲等人要为此做好万一的准备,地上的向导,空中的导航,各种军服物资补给,防寒措施的预备,都要事先计算好,大军出征,一切准备都要做到。
三天后,在从阿拉木图北上的第五军,已经成功攻克了塔尔迪库尔干的时候,三十八军和第六军,也从比斯凯克启程,沿着巴尔喀什湖的西侧北上,下一个目标,是草原腹部的加拉干达。
……
中国国防军西征,和草原上的两个汗国叛变的消息传到了伊尔库茨克,尼古拉耶维奇心里头一直牵挂多时的那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果然,情况不出他所料,中国人看着他在草原上露出的破绽,终于是忍不住了,大军从西北出征草原,下一步,恐怕就是再次北上妄图故技重施,在西伯利亚铁路线上动手。
就像他和布洛帕特金说的那样,大国决战,没有什么可以遮掩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摆在台面上,所谓的奇谋诡计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在这场战争中,从已经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俄罗斯的战略劣势很明显,要想战胜中国人,那就要充分在劣势中充分发挥,寻找出自己的优势来。
在西北制造机会和国防军决战,才是俄军一直打得算盘!
西北,苦寒!
在人类历史上,只有伟大的俄罗斯人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也只有俄罗斯人才能在这样的土地上从无到有的打造出人类生存的家园和城市,建造出工业,并以此来发动对其他国家的战争!
俄罗斯几百年的称霸史,大部分情况下都不是靠着绝对的军事实力来战胜敌人,俄罗斯从北欧的一个小国家一路成长到现在,真正依靠的不是军事实力,而是俄罗斯人那种能在冰原上生存并建立家园的特有的坚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尼古拉耶维奇坚信,只要中国国防军敢穿越几千公里来进攻西伯拉亚,那么凭着这里严寒的地理、天气,伟大的俄罗斯就一定能在这里埋葬他们。
所以,西伯利亚铁路线,看似脆弱,但某种程度上又是坚不可摧,围绕着西伯利亚铁路线的这场战争打得其实不是战斗力,而是一个民族坚韧的意志和在冰原上恶劣的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车里雅宾斯克,甚至是叶卡捷琳娜堡,这些一个个中国人嘴边的香喷喷的肥肉看似香甜,但是要吃下它,实际上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尼古拉耶维奇正是要以此为诱饵,诱敌深入,从而为俄军创造歼灭中国人的机会。
所以,看着地图上的阿拉木图,比斯凯克,甚至是巴尔喀什这些城市的一一失去,尼古拉耶维奇心中却是越来越喜,俄罗斯人的心胸,早已经被辽阔的疆域孕育的如大海一般博大,一城一地的得失,尼古拉耶维奇完全不放在心里,就看中国人是不是能够忍得住切断西伯利亚铁路的诱惑北上,到那时候,才是他出手的良机。
……
七千俄军,战伤死重一千多,其他的都乖乖的投降做了俘虏,他们接下来的命运将是修建从伊犁经阿拉木图到比斯凯克的铁路。当然,这条路还将更远的朝着西方延伸。
李哲接下来和阿利姆的会面也进行得很顺利,阿利姆表示很感谢中国方面对布哈拉的各种支持,布哈拉也将今后对伟大的中国在各方面予以回报,并将在国际事务上永远坚决的站在中华帝国这一边,中布关系源远流长之类的话。
不过此时,这些废话都已经不重要,实实在在的力量威胁才是关键。为了加强中布合作,不仅仅是在这次中俄战争中布哈拉要和中国站在一起,而且未来,中布之间的铁路交通、经贸合作甚至布哈拉的军事建设方面,中国都将全方位的插手,为此中国在布哈拉驻军已经是必然的了。
有了驻军,那就意味着布哈拉汗国在很多事务上还要看中华帝国的脸色,不管是此时中国表现的再友好,对布哈拉汗国的埃米尔阿利姆来说,却也和曾经的俄国在这里的时候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刚出虎穴,又入狼窝,他不得不哀叹,落后的国家,在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真正享有主权的了。
而从比斯凯克出发,国防军的大军箭头再往西,就将真正进入辽阔的中亚大草原。
李哲和马超等人,看着眼前的大地图,商讨着接下来的方略。
按照参谋部的计划,继续往西,打通亚欧边界的任务,是要交给第九军的孙武和蒋翎武的。至于三十八军和第六军的主力,却是要从中亚草原北上,寻找机会歼灭俄军,而直接的战略目标,则是北方西伯利亚铁路线上的几个据点城市,新西伯利亚或者是其背后的鄂木斯克。
这些目标,身处极北,期间跨越距离数千公里远,除了三十八军,其他的部队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机动能力,而即使是对三十八军来说,这个任务也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毕竟,在中国的北疆作战,毕竟离繁华的地区不远,后勤还勉强跟得上。而在这里,所到之处却全都是一片工业荒漠,没有任何的后勤保障能力。
即使是三十八军这样的勉强能说是半机械化的军团,它也是有极限能力的。李哲等人要为此做好万一的准备,地上的向导,空中的导航,各种军服物资补给,防寒措施的预备,都要事先计算好,大军出征,一切准备都要做到。
三天后,在从阿拉木图北上的第五军,已经成功攻克了塔尔迪库尔干的时候,三十八军和第六军,也从比斯凯克启程,沿着巴尔喀什湖的西侧北上,下一个目标,是草原腹部的加拉干达。
……
中国国防军西征,和草原上的两个汗国叛变的消息传到了伊尔库茨克,尼古拉耶维奇心里头一直牵挂多时的那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果然,情况不出他所料,中国人看着他在草原上露出的破绽,终于是忍不住了,大军从西北出征草原,下一步,恐怕就是再次北上妄图故技重施,在西伯利亚铁路线上动手。
就像他和布洛帕特金说的那样,大国决战,没有什么可以遮掩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摆在台面上,所谓的奇谋诡计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在这场战争中,从已经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俄罗斯的战略劣势很明显,要想战胜中国人,那就要充分在劣势中充分发挥,寻找出自己的优势来。
在西北制造机会和国防军决战,才是俄军一直打得算盘!
西北,苦寒!
在人类历史上,只有伟大的俄罗斯人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也只有俄罗斯人才能在这样的土地上从无到有的打造出人类生存的家园和城市,建造出工业,并以此来发动对其他国家的战争!
俄罗斯几百年的称霸史,大部分情况下都不是靠着绝对的军事实力来战胜敌人,俄罗斯从北欧的一个小国家一路成长到现在,真正依靠的不是军事实力,而是俄罗斯人那种能在冰原上生存并建立家园的特有的坚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尼古拉耶维奇坚信,只要中国国防军敢穿越几千公里来进攻西伯拉亚,那么凭着这里严寒的地理、天气,伟大的俄罗斯就一定能在这里埋葬他们。
所以,西伯利亚铁路线,看似脆弱,但某种程度上又是坚不可摧,围绕着西伯利亚铁路线的这场战争打得其实不是战斗力,而是一个民族坚韧的意志和在冰原上恶劣的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车里雅宾斯克,甚至是叶卡捷琳娜堡,这些一个个中国人嘴边的香喷喷的肥肉看似香甜,但是要吃下它,实际上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尼古拉耶维奇正是要以此为诱饵,诱敌深入,从而为俄军创造歼灭中国人的机会。
所以,看着地图上的阿拉木图,比斯凯克,甚至是巴尔喀什这些城市的一一失去,尼古拉耶维奇心中却是越来越喜,俄罗斯人的心胸,早已经被辽阔的疆域孕育的如大海一般博大,一城一地的得失,尼古拉耶维奇完全不放在心里,就看中国人是不是能够忍得住切断西伯利亚铁路的诱惑北上,到那时候,才是他出手的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