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商国的半壁江山被尸潮淹没的时候,周国也被姜尚弄得鸡飞狗跳。
就在闻仲出兵第十五天,黄家出逃第十二天,同时也是余德在沧浪投毒的当天,西周二王子姬发“病愈”,在丞相散宜生、大将军南宫适的支持下,顺理成章的登基成为新的周王。登基大典的第二天,周王姬发整顿车马,南出岐山城,访得高人隐士、磻溪钓叟一名,此叟姓姜名尚,乃是大贤!
贤明的周王当即拜请大贤回城,与大贤同车而还。访贤的车队离了溪竹之间,浩浩荡荡自南门进了岐山城。姜尚坐在王辇之上,那真是眉飞色舞、顾盼生姿!两边喧天的鼓乐、纷扬的旗帜让他耳聋目眩,只不知身在何处,飘飘欲仙。
孰不知有道是否极泰来、乐极生悲!他姜尚好说歹说也是岐山南城有“名望”的人物,虽说今日身着蓑衣,头戴斗笠,一副渔翁打扮,与往日的道袍随身大是不同,但那些同住了几十年的街坊邻居怎认不得?入城没多远,只听夹道观瞻的人群中传出惊天动地的一声嘶吼:“大牙!大牙~~~!我是马氏啊!我是你媳妇儿啊!……”
吼声入耳,姜尚从头到脚一阵乱抖,那姬发一笑,低声说道:“老师,城南飞熊巷里的一干老相识,用不用本王厚赏?可用将那马氏接去尚父府?”
姜尚一听,知道这姬发已经摸了自己的老底儿,好在姬发并不是迂腐之人,姜尚是不是神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老头儿真能办成事!故此,即使知道了姜尚的来路,姬发也并不放在心上。姜尚讪讪的笑笑,说道:“马氏是谁?贫道不记得了,嘿,当年贫道出山积累功德,倒是在这岐山城内设摊送卦,指点世人迷津,都是往事啦……,大王不必操那份儿心了……”
姬发一听,点点头,招手唤过一名亲卫,嘱他带人拦住兀自追赶不休的马氏。而车架不停,直奔尚父府。
正午十分,尚父府举行大典,姬发正式拜姜尚为大丞相,尊为尚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散宜生和南宫适知根知底,倒也无人反对,只是有多尊敬,就不好说了。
大典折腾了一个下午,傍晚才散,姬发累得神疲骨乏,反而大他二十岁的姜尚仍旧神采奕奕,不见疲惫,姬发看了暗暗称奇,心里还真多出一点崇敬。
礼散之后,姬发并不回宫,而是和姜尚在尚父府后院一间小屋儿里坐了,用些茶点,谈论政事。说起这政事,无论内政还是军事,姜尚是一窍不通的,但好办,军事自然交给黄家,黄家已经被迎进城中,打算明日早朝封作开国武成王!内政姜尚虽然不懂,但七十多年混迹市井,那民间疾苦姜尚是深知的,自己虽然弄不出什么惊天的善政来,但因循守旧,再加上自己严格把关,将自己的经历多加印证,倒也可以应付。
姬发并不和姜尚谈这民政等事,无论姜尚的真实身份是神仙还是骗子,估计都不会在这民政上有什么了不得的造诣,他要和姜尚谈的,还是那天下之事。
姬发和姜尚也不论什么君臣,双双斜倚在榻上,中间横着一条小案,案上摆些细脍、炙肉,外加两壶小酒。二人边吃边谈。
“尚父,你说,闻仲北伐崇家,谁输谁赢?还是和解了事?”
姜尚有些心不在焉,商国乱了更好,不乱也无妨,他是真的没把“统一天下”这种事放在心上,现在荣华富贵在手,那统一天下可不是自己的责任!自己的任务,就是让周商打,打的越不可开交越好!然后把这一切带来的苦难栽赃到鹿台及丽山宫头上就可以了。而现在,姜尚却在头疼城南飞熊巷里的一干老街坊了……
底细已经被姬发知道了,姜尚着实吃了一惊,不过一想,那倒无妨,自己有本事了,就算从前杀人越货又能怎样?不过……那些老街坊,日后多起事来,还真是个麻烦!
这时姬发的问话传入耳中,姜尚随口答道:“谁输谁赢都无所谓,即使和解,对我们来说,也未尝不是好事,大王,这周商之战,虽然也要拼兵员、拼钱货,可是胜败的关键,还是在那丽山之上!”
姬发苦笑一声,说道:“我又何尝不知?只是丽山宫根本不听我的调遣,他们想打仗了,便催我们开启边衅,他们不想打,我这边打的血流成河人家也不过问!唉……”
姜尚这时还想着他那些街坊,姬发一倒这丽山宫的苦水,姜尚灵机一动,坐起说道:“大王,这就是老夫的用处了!若是丽山宫一家独大,大王拿它是没有办法,可是有了老夫这一脉,就由不得丽山宫再如此托大了,大王,老夫有个主意,明天,大王摆驾丽山宫,届时宫内神仙们起码在礼节上要接待大王一下,老臣找机会潜进去,摸摸他们的底细。”
姬发听了眼睛一亮,手指在小案上一敲一敲,不住点头,“好!就这么办!”
次日早朝,周王姬发下旨,封黄飞虎为开国武成王,任中军将军,其子黄天化、黄天祥任左军将军、右军将军,和太颠的后军将军、姬叔乾的前军将军并列,而大将军南宫适手下,实际上只有一只卫军,周国军事大权,新来的黄家一下子占去一半。
然而,并没有人担心什么,黄家无根无底,他们是真正卖命的人。
封赏完新归将佐,其他的人事姬发没有调动,只求人心安定,同时令前军、左军、右军三军共十二万人调动向东,隐隐指向商叁山关,伺机待发。此时,后军在周国西北,抵挡戎狄,都中只剩下中军和卫军。
又过一日,傍晚时分,周王起驾,巡视丽山宫。“巡视”二字,自然是说来好听,实际上,车驾从山脚到山顶宫门前,一个迎接的人也没有。周王下了车,守门的萧禺、虞班两个才迎了出来,稽首为礼,只说大王来的突然,宫里毫无准备,怠慢了王驾,请大王宽宏云云。其实,周王王驾的旌旗到半山腰的时候,从宫门处就可以望见了,当然,姬发自然不会在意这些。
就在闻仲出兵第十五天,黄家出逃第十二天,同时也是余德在沧浪投毒的当天,西周二王子姬发“病愈”,在丞相散宜生、大将军南宫适的支持下,顺理成章的登基成为新的周王。登基大典的第二天,周王姬发整顿车马,南出岐山城,访得高人隐士、磻溪钓叟一名,此叟姓姜名尚,乃是大贤!
贤明的周王当即拜请大贤回城,与大贤同车而还。访贤的车队离了溪竹之间,浩浩荡荡自南门进了岐山城。姜尚坐在王辇之上,那真是眉飞色舞、顾盼生姿!两边喧天的鼓乐、纷扬的旗帜让他耳聋目眩,只不知身在何处,飘飘欲仙。
孰不知有道是否极泰来、乐极生悲!他姜尚好说歹说也是岐山南城有“名望”的人物,虽说今日身着蓑衣,头戴斗笠,一副渔翁打扮,与往日的道袍随身大是不同,但那些同住了几十年的街坊邻居怎认不得?入城没多远,只听夹道观瞻的人群中传出惊天动地的一声嘶吼:“大牙!大牙~~~!我是马氏啊!我是你媳妇儿啊!……”
吼声入耳,姜尚从头到脚一阵乱抖,那姬发一笑,低声说道:“老师,城南飞熊巷里的一干老相识,用不用本王厚赏?可用将那马氏接去尚父府?”
姜尚一听,知道这姬发已经摸了自己的老底儿,好在姬发并不是迂腐之人,姜尚是不是神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老头儿真能办成事!故此,即使知道了姜尚的来路,姬发也并不放在心上。姜尚讪讪的笑笑,说道:“马氏是谁?贫道不记得了,嘿,当年贫道出山积累功德,倒是在这岐山城内设摊送卦,指点世人迷津,都是往事啦……,大王不必操那份儿心了……”
姬发一听,点点头,招手唤过一名亲卫,嘱他带人拦住兀自追赶不休的马氏。而车架不停,直奔尚父府。
正午十分,尚父府举行大典,姬发正式拜姜尚为大丞相,尊为尚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散宜生和南宫适知根知底,倒也无人反对,只是有多尊敬,就不好说了。
大典折腾了一个下午,傍晚才散,姬发累得神疲骨乏,反而大他二十岁的姜尚仍旧神采奕奕,不见疲惫,姬发看了暗暗称奇,心里还真多出一点崇敬。
礼散之后,姬发并不回宫,而是和姜尚在尚父府后院一间小屋儿里坐了,用些茶点,谈论政事。说起这政事,无论内政还是军事,姜尚是一窍不通的,但好办,军事自然交给黄家,黄家已经被迎进城中,打算明日早朝封作开国武成王!内政姜尚虽然不懂,但七十多年混迹市井,那民间疾苦姜尚是深知的,自己虽然弄不出什么惊天的善政来,但因循守旧,再加上自己严格把关,将自己的经历多加印证,倒也可以应付。
姬发并不和姜尚谈这民政等事,无论姜尚的真实身份是神仙还是骗子,估计都不会在这民政上有什么了不得的造诣,他要和姜尚谈的,还是那天下之事。
姬发和姜尚也不论什么君臣,双双斜倚在榻上,中间横着一条小案,案上摆些细脍、炙肉,外加两壶小酒。二人边吃边谈。
“尚父,你说,闻仲北伐崇家,谁输谁赢?还是和解了事?”
姜尚有些心不在焉,商国乱了更好,不乱也无妨,他是真的没把“统一天下”这种事放在心上,现在荣华富贵在手,那统一天下可不是自己的责任!自己的任务,就是让周商打,打的越不可开交越好!然后把这一切带来的苦难栽赃到鹿台及丽山宫头上就可以了。而现在,姜尚却在头疼城南飞熊巷里的一干老街坊了……
底细已经被姬发知道了,姜尚着实吃了一惊,不过一想,那倒无妨,自己有本事了,就算从前杀人越货又能怎样?不过……那些老街坊,日后多起事来,还真是个麻烦!
这时姬发的问话传入耳中,姜尚随口答道:“谁输谁赢都无所谓,即使和解,对我们来说,也未尝不是好事,大王,这周商之战,虽然也要拼兵员、拼钱货,可是胜败的关键,还是在那丽山之上!”
姬发苦笑一声,说道:“我又何尝不知?只是丽山宫根本不听我的调遣,他们想打仗了,便催我们开启边衅,他们不想打,我这边打的血流成河人家也不过问!唉……”
姜尚这时还想着他那些街坊,姬发一倒这丽山宫的苦水,姜尚灵机一动,坐起说道:“大王,这就是老夫的用处了!若是丽山宫一家独大,大王拿它是没有办法,可是有了老夫这一脉,就由不得丽山宫再如此托大了,大王,老夫有个主意,明天,大王摆驾丽山宫,届时宫内神仙们起码在礼节上要接待大王一下,老臣找机会潜进去,摸摸他们的底细。”
姬发听了眼睛一亮,手指在小案上一敲一敲,不住点头,“好!就这么办!”
次日早朝,周王姬发下旨,封黄飞虎为开国武成王,任中军将军,其子黄天化、黄天祥任左军将军、右军将军,和太颠的后军将军、姬叔乾的前军将军并列,而大将军南宫适手下,实际上只有一只卫军,周国军事大权,新来的黄家一下子占去一半。
然而,并没有人担心什么,黄家无根无底,他们是真正卖命的人。
封赏完新归将佐,其他的人事姬发没有调动,只求人心安定,同时令前军、左军、右军三军共十二万人调动向东,隐隐指向商叁山关,伺机待发。此时,后军在周国西北,抵挡戎狄,都中只剩下中军和卫军。
又过一日,傍晚时分,周王起驾,巡视丽山宫。“巡视”二字,自然是说来好听,实际上,车驾从山脚到山顶宫门前,一个迎接的人也没有。周王下了车,守门的萧禺、虞班两个才迎了出来,稽首为礼,只说大王来的突然,宫里毫无准备,怠慢了王驾,请大王宽宏云云。其实,周王王驾的旌旗到半山腰的时候,从宫门处就可以望见了,当然,姬发自然不会在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