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下齐努力的结果下,步厂长被越捧越高。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步厂长准备扩建生产线,同时上马一栋六千平米的西装大厦,而这两样,正是步厂长摔下神坛的起点。——这怎么突然让我想起了史巨人呢?

    工厂原本是计划,新增一条八万套西装产能的生产线,可是在有关部门的插手干预下,说八万套太少了,直接上三十万套的吧。也或许是步厂长过于自信,亦或是太听话,于是贷款了八十万美元,投入生产线的扩建。

    从此之后,厂子从净利税160万,一下变成了负债将近三百万元,再加上大厦的开工建设,以及后来市场竞争激烈,工厂的订单锐减,步厂长的公司终于资不抵债。

    发表一个独创精神的厂长那篇文章的同一位作者,反手又发表了一篇骄傲自满,粗暴专横,讳疾忌医,步新生下台的文章,亲手把自己竖起来的典型又打落了神坛。

    文人的笔,有时候比刽子手的刀都狠,用刀杀人最多害命,用笔杀人直接诛心。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那叫一个溜啊。

    一个典型的倒下,必须要有另一个典型来接替他的位置,这也就是之前所说的,习惯性造神运动。

    而下一位被选中的,就是马厂长了。

    1984年还是马科长的马生力,毛遂自荐承包了石家庄的造纸厂。他也是有一些能耐的,把一个八百人的造纸厂,从亏损状态,第一年就创造盈利140万。

    1985年,又是童记者那个社,发表了一篇题目为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的长篇通讯,正式开始造出一位新神。

    从此马厂长就变得炙手可热起来,全国到处都是请他去做演讲、传授经验、指点迷津的活动。而此时豪气干云的马厂长也开始了“放眼全国”,萌生出一个纸业托拉斯的梦想。于是从今年,也是1987年开始,他决定承包全国二十多个省,一百多家造纸厂,这是一项带有中字头的工程,全程叫“马生力造纸企业集团”,他自己担任这一百多家分厂的法人代表。

    马厂长所到之处引起巨大的轰动,得到的评价全部是魅力无限。他一场场的演讲,一个个的承包,一次次的签约,所有的造纸企业都把他当成了一颗救命的稻草。

    但他一没计划,二没统筹,完全复刻自己当初在石家庄造纸厂的那一套。因为签约的工厂太多,管理人员不够,他甚至把石家庄造纸厂的班组长都派出去到签约的造纸厂里担任厂长。这注定不可能成功。

    事实也是如此,从1988年开始就有一些工厂在退出,又过了一年,很多隐藏的问题都暴露出来,马厂长再也坚持不住了,甚至一些造纸厂当地的政府还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要么自己辞职,要么就罢免他。就这样,坚持到1991年,马生力造纸企业集团,再也无法坚持下去,只能解散了。

    唐伟东做为一个事后诸葛亮,亲眼看着他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因为上一辈子知道马厂长的结局,所以唐伟东并不像现在的其他人那样对他感冒,都快把马厂长捧为救世主了。

    你可以说唐伟东是马后炮,这个他也承认,如果不知道马厂长以后的真实操作,单凭他的演讲画大饼,或许他也会跟现在的人一样,把他奉为偶像吧。就像那些成功学大师一样,听懂的鼓掌……

    反正也没事,既然李玉英喊着一起去,那就去听听吧,顺便看看这年头的成功学大师有没有什么可取之处,或许可以借鉴呢。

    跟着李玉英来到县电影院里,临时的会场里已经坐满了人,都是县里其他企业的负责人,他们是被县领导要求来学习的。里面还有不少的熟人,唐伟东挨个叫着“叔叔,叔叔”的打了一遍招呼,才自顾自的找了一个旮旯坐了下来。

    马厂长人瘦瘦的,说话很风趣,在现在的人的眼里,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他的演讲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用一个个小例子和不知真假的销售故事串联其中,让人听到津津有味。

    一场演讲下来,与会的听众们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的大笑,和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甚至连个上厕所的都没有,就是怕错过马厂长的每一句话。

    散场的时候很多人仍然是意犹未尽,回去的路上,李玉英也是回味无穷,大呼不虚此行,还问唐伟东道:“你感受如何?有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唐伟东咧了咧嘴,说道:“挺好。”除了这俩字,他实在不知道还能说点什么,难道告诉别人,马厂长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最终一事无成?这话现在说出去谁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