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这下总算是听明白宋慎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如果光听前半截或是后半截,那都没法弄清宋慎现在这个态度的原因,但是现在他懂了。

    按照原本历史上的轨迹,洪武十三年他就会对胡惟庸动手,而且会借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看不惯的人一一铲除掉。要是只有胡惟庸的朋党会出事,那宋慎必定不会这样讲,因为现在掺合恩科的事就等于支持皇帝,支持皇帝的人怎么会出事?

    既然宋慎对徐允恭和“陈国瑞”都劝告不要参与此次恩科之争,说明胡惟庸被诛杀时,牵连了许许多多的人,不仅有胡党,连那些中立的,或是为自己做过事的人,都被铲除了。

    朱元璋心情很复杂。

    因为即便现在并不清楚有哪些人被诛杀被判刑,但他知道,自己的确干得出来这种事情。

    只要朝廷里的勋贵不老实,纠集在一起贪赃枉法、蔑视皇权,那他就会不择手段地动手。这种时候,是不是胡党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可以借着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为标儿日后铺好路。

    这当然不好,当然会有人骂他自私自利、薄情寡恩、兔死狗烹。

    可有什么办法呢?

    当年跟着他起家的人里面,有不少都是真正的泥腿子出身,朱元璋自己也是,但他出身低归低,这一路走来只要有机会就会读书。

    那些东西能不能背下来不要紧,重要的是,出身所导致他欠缺的涵养、心智,可以用不停读书补回来一部分。而那些老伙计们大多没有,除开本来就有点底蕴的,许多人并不懂得要韬光养晦的道理。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可以猜忌这些人呢?他们不懂韬光养晦,不晓得要立正家风延续传承,只图眼前这一亩三分地,等这些人把底子养足了,胃口凭什么不变大,凭什么会以为他们不会肖想皇位?

    该除掉的人,他一定要尽快除掉!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朱元璋深深看了宋慎一眼,随即站起了身子。

    “多谢宋公子提点,老夫来这一趟,该问的问了,该知道的也知道了,这便告辞。”

    宋慎一愣。

    他已经做好了打长久战的准备,毕竟陈国瑞这种为了利益可以铤而走险的商人,一旦得知了风声,胆大包天起来,为达目的就会不择手段。

    当初他刚跟这人认识的时候,陈国瑞不就是扒着张唯的路子贴上来的吗,那会儿陈国瑞可是跟个狗皮膏药似的怎么赶都赶不走。

    说两句就这么轻飘飘地放弃……不像是他这类人的风格啊。

    “你,就这么走了?”

    宋慎犹豫片刻,还是问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