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知书微微变色:“这么说来,他们在关内要开杀戒呢?”

    “自然!杀鸡骇猴嘛!”令狐野道:“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消息传来,我只是好奇他们会启用那一个将领来做这件事情。”

    “卫家,寇家都不缺领兵将领吧?”

    “这样的杀人盈野,灭人家族的事情,他们才不会去做呢!”令狐野笑道:“这是结死仇的事情,卫正道也好,寇仲也罢,岂不为以后考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令狐知书有些怅然:“说起来卫家寇家也都是世家豪门,这一回却想站在大家的对立面,将来岂有好下场?”

    “有潮起便有潮落!”令狐野淡淡地道:“他们这两家,也兴旺了几百年了,有盛便有衰,他们想来也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在大秦,他们是利益既得者,自然要拼命维护,多撑一年,他们便多一年时间布置后手,为以后的东山再起做准备。当然,如果能将大秦维持下去,对他们来说自然就是最好的了。”

    “叔父,钦差既然来了,哪怕不理会咱们,但咱们也不能失了礼数是不是?要不我去迎上一迎,陪伴钦差一起去宝瓶城!”令狐知书笑着道:“而且,李大锤这个人的身份可不简单,侄儿觉得,可以提示一下那个卫义。一旦卫义知道了李大锤的身份,我就不信他还笑得出来。”

    令狐野看了一眼侄子:“李大锤这个人的身份是那个周致伪造的。”

    “假不假的,谁知道呢?”

    “那我们的好处在哪里?如果朝廷不信,我们就成了一个笑话。如果朝廷真信了,你觉得下一步他们会干什么?当然会下令让我们进剿。”令狐野道:“到时候,我们干不干?”

    “我们当然不干!”

    “是啊,我们既然不干,那为什么要与萧长车李大锤结下死仇!”令狐野道:“特别是这件事情如果传了开去,关外的人怎么想怎么选,伱把握得住吗?”

    令狐知书皱起了眉头。

    “当年的事情你了解得不多,但我当年可是亲历者。关外大军的那一场大清洗,至今思之仍然让我心有余悸。”令狐野道:“三分之一的军官,被黑冰台抓捕格杀,。还有数千精锐在长官的带领之下反叛,一部分逃去了北元,另一部分去了黑域当了山大王,其中更是有人成为了一方势力,虽然如今那些人大部分都老了,死了,但他们的下一代可又成长起来了,如果知道当年的李安泽何清秋还有后人,呵呵,说不准就会去投李大锤,这对我们可不是什么好事。”

    “是我想得浅了!”令狐知书道。

    “如果不是那一场清洗,我也不可能在短短的数年时间便一路爬到了偏将的位置,从而为今天打下基础。”令狐知书道:“当年的关外边军之强悍,较之今日不能同日而语。”

    “当年比今天还要强?”令狐知书有些震惊。

    “要强出许多!”令狐知书叹道:“在被清洗了三分之一的军官,更有数千上万的人叛逃,但在北元来犯的时候,就这样一支军心浮动的大军,依然让北元大军无可奈何。最后只能怏怏退兵而去。”

    想起往事,令狐野倒是感慨起来。

    “那一次,让关外大军伤了元气啊,这许多年来,我拼命地想要恢复关外大军当年的辉煌,可惜总是差了一筹。”

    “可是关内较之当年,可差了不止一筹,而是烂成一滩泥了!”令狐知书道:“只是如今我们被牵制在了关外,关内争夺,必然会失了先机。”

    “谁先入局并不重要。”令狐知书道:“关键是谁能笑到最后,破船还有三千钉,大秦也不是那么容易就会倒下的。我们不妨在关外与萧长车李大锤好好周旋一番,顺便也看看卫正道他们还能用这些烂原料做出一桌什么样的饭菜来。”

    “侄儿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