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正式册封活着的圣孙.好吧,这话听着有点怪,但实际上确实如此。
这件事毕竟是头一遭,对于礼制齐全的大明来说,其实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当年洪武开国的时候,朱元璋就很重视礼制的问题,让中书省暨翰林院、太常寺一同制定各种礼制,李善长、宋濂、刘基这些重要文臣都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之中,因此很快就修成了《大明集礼》、《洪武礼制》等书籍,对于纷繁复杂的诸多礼仪都有了明确的规定。
而册封圣孙虽然没有先例,但经过礼部和太常寺的商讨,一致认为按照礼制,在规格上应该是跟祭祀宗庙、社稷、朝日、夕月、先农一个级别的“大祀”,跟太岁、星辰、山川、历代帝王、先师等等“中祀”和诸神等“小祀”不同,要大操大办。
因此,礼部和太常寺最终建议在东郊大祀坛举办册封圣孙的典礼,由皇帝亲自主持,文武百官全员参加,朱元璋也同意了。
关于祭祀日期,经过钦天监的推算,以干支之吉来代替占卜,选在了四月十八日。
然而在东宫,他还没来得及把人认全,就被朱标叫了过去。
朱雄英不知道给哪个神磕,也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讲究,但反正不是经常听说的三跪九叩,而是整整磕了十二个,脑门子都快磕青了。
不过,册封圣孙的仪式,太子朱标却不能跟着去,不仅排练不能去,正式祭祀也不能去,谁都能去,只有他不行。
朱雄英这几天一直待着的斋宫是东郊大祀殿建筑群的一部分,整个建筑群的地理位置在正阳门外、钟山之阳,其核心部分是东郊大祀坛,以前叫做圜丘,共有两层,上层直径七丈,有九阶四出的丹陛连通更广阔的下层,整体用青砖建造,以琉璃作为装饰.一开始这里只有一个圜丘,后来洪武十年的时候,才在圜丘的基础上盖了十二楹的大祀殿,并且完善了包括厨库、宰牲亭井、斋宫、步廊、外垣等一系列配套建筑,让整个制作贡品和运输献祭的流程都能在建筑群内部完成,算是举行仪式的专用场地。
终于,冗长的仪式来到了尾声,朱雄英跟着朱元璋站了起来。
他们和神位之间铺着两个拜褥,这是给朱元璋和朱雄英跪着给上苍行礼用的,拜褥以红文绮为表,红木棉布为里,朱雄英跪在了上面,出乎意料,还挺舒服,像是陷进了柔软的沙堆之中,想来也只有这么设计,能保证动辄以时辰来计算的仪式不会让人累死在上面。
他将作为神权的化身,拥有解释未来的权力,彻底改变这个世界。
读祝官开始了漫长的吟唱施法,起码读了小半个时辰,就跟上学时候校长演讲一样,朱雄英听得是昏昏欲睡,直到最后两个字,才像是被触发了关键词一样,打了个激灵清醒了过来。
丘玄清解释道:“好教圣孙知晓,这三条道,中间是神道,左侧是御道,右侧是王道,道两旁稍低,为从祀百官走路的地方。”
这中间是一堆神位,当中的那个比较显眼,大概有五寸高,朱雄英依稀看去,上面用金字写着“昊天上帝”,其他的神位就不太认得了,而在这些神位前有一堆贡品,十多盘笾豆,两盘簠簋,三个装着酒的青铜爵,还有牛羊猪三牲。
——从现在起,他就是被皇帝,被上苍神明认证的先知了。
“大孙,从今往后,你替咱代天行命,不要辜负咱的期待。”
到了四月十八日这天,朱雄英终于解脱了,堪比大姑娘上花轿前一般,被人梳洗后上了妆容然后穿上了层层叠叠,目测都有七八层的礼服.说实话这套流程走下来,不仅脸上不舒服而且身上跟僵尸一样梆硬,别说弯腰了,弯手肘都挺费劲,朱雄英是真不知道礼服设计的这么繁琐究竟意义何在。
在朱雄英的西面有一个类似演讲台的“祝案”,朱雄英刚才路过的时候偷瞄了一眼,上面貌似是有密密麻麻的文字的,应该是怕脱稿出岔子,所以负责的读祝官都是带着稿子读的。
大祀前三日,太常卿单独至天下神祇坛奠告,檄城隍神,于各庙焚香三日。
从祀的文武百官,已经先于朱雄英就位了。
正式册封活着的圣孙.好吧,这话听着有点怪,但实际上确实如此。
这件事毕竟是头一遭,对于礼制齐全的大明来说,其实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当年洪武开国的时候,朱元璋就很重视礼制的问题,让中书省暨翰林院、太常寺一同制定各种礼制,李善长、宋濂、刘基这些重要文臣都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之中,因此很快就修成了《大明集礼》、《洪武礼制》等书籍,对于纷繁复杂的诸多礼仪都有了明确的规定。
而册封圣孙虽然没有先例,但经过礼部和太常寺的商讨,一致认为按照礼制,在规格上应该是跟祭祀宗庙、社稷、朝日、夕月、先农一个级别的“大祀”,跟太岁、星辰、山川、历代帝王、先师等等“中祀”和诸神等“小祀”不同,要大操大办。
因此,礼部和太常寺最终建议在东郊大祀坛举办册封圣孙的典礼,由皇帝亲自主持,文武百官全员参加,朱元璋也同意了。
关于祭祀日期,经过钦天监的推算,以干支之吉来代替占卜,选在了四月十八日。
然而在东宫,他还没来得及把人认全,就被朱标叫了过去。
朱雄英不知道给哪个神磕,也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讲究,但反正不是经常听说的三跪九叩,而是整整磕了十二个,脑门子都快磕青了。
不过,册封圣孙的仪式,太子朱标却不能跟着去,不仅排练不能去,正式祭祀也不能去,谁都能去,只有他不行。
朱雄英这几天一直待着的斋宫是东郊大祀殿建筑群的一部分,整个建筑群的地理位置在正阳门外、钟山之阳,其核心部分是东郊大祀坛,以前叫做圜丘,共有两层,上层直径七丈,有九阶四出的丹陛连通更广阔的下层,整体用青砖建造,以琉璃作为装饰.一开始这里只有一个圜丘,后来洪武十年的时候,才在圜丘的基础上盖了十二楹的大祀殿,并且完善了包括厨库、宰牲亭井、斋宫、步廊、外垣等一系列配套建筑,让整个制作贡品和运输献祭的流程都能在建筑群内部完成,算是举行仪式的专用场地。
终于,冗长的仪式来到了尾声,朱雄英跟着朱元璋站了起来。
他们和神位之间铺着两个拜褥,这是给朱元璋和朱雄英跪着给上苍行礼用的,拜褥以红文绮为表,红木棉布为里,朱雄英跪在了上面,出乎意料,还挺舒服,像是陷进了柔软的沙堆之中,想来也只有这么设计,能保证动辄以时辰来计算的仪式不会让人累死在上面。
他将作为神权的化身,拥有解释未来的权力,彻底改变这个世界。
读祝官开始了漫长的吟唱施法,起码读了小半个时辰,就跟上学时候校长演讲一样,朱雄英听得是昏昏欲睡,直到最后两个字,才像是被触发了关键词一样,打了个激灵清醒了过来。
丘玄清解释道:“好教圣孙知晓,这三条道,中间是神道,左侧是御道,右侧是王道,道两旁稍低,为从祀百官走路的地方。”
这中间是一堆神位,当中的那个比较显眼,大概有五寸高,朱雄英依稀看去,上面用金字写着“昊天上帝”,其他的神位就不太认得了,而在这些神位前有一堆贡品,十多盘笾豆,两盘簠簋,三个装着酒的青铜爵,还有牛羊猪三牲。
——从现在起,他就是被皇帝,被上苍神明认证的先知了。
“大孙,从今往后,你替咱代天行命,不要辜负咱的期待。”
到了四月十八日这天,朱雄英终于解脱了,堪比大姑娘上花轿前一般,被人梳洗后上了妆容然后穿上了层层叠叠,目测都有七八层的礼服.说实话这套流程走下来,不仅脸上不舒服而且身上跟僵尸一样梆硬,别说弯腰了,弯手肘都挺费劲,朱雄英是真不知道礼服设计的这么繁琐究竟意义何在。
在朱雄英的西面有一个类似演讲台的“祝案”,朱雄英刚才路过的时候偷瞄了一眼,上面貌似是有密密麻麻的文字的,应该是怕脱稿出岔子,所以负责的读祝官都是带着稿子读的。
大祀前三日,太常卿单独至天下神祇坛奠告,檄城隍神,于各庙焚香三日。
从祀的文武百官,已经先于朱雄英就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