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总他们眼前一亮,在单层炮管上通过压力,加工出双层炮管的效果,自己怎么以前没想到。

    世界上第一款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是大毛子1962年的T-62坦克上才出现的,现在国内的同志不了解也很正常。

    这个问题,对于高振东这种情况的人来说,没有任何保密的需要,何总开口就答:“脱壳穿甲弹。”

    花旗国都扛不住的东西,其性价比之低,可见一斑。

    何总好久才从震撼和惭愧中走出来,对着高振东道:“高主任,你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惭愧,佩服!”

    高振东了然,问何总:“那就是走的次口径穿甲弹芯的路子,通过炮弹出膛后,脱壳降低口径,减小阻力,增加初速对吧?”

    何总点点头:“高主任全才啊,对原理掌握非常深,连这个都一下子就明白了。”

    有了尾翼稳定,滑膛炮一样的打得准得很,甚至能超过旋转稳定的效果。

    先用机械挤压法,这个法子实在是简单,成本低廉,现有条件基本成熟,诱惑力很大。

    虽然穿深并不是如日后谣传一般,与穿甲体长度成正比,但是一定范围内,穿甲体长度对于穿深是有正面作用的。

    同时对液压法展开研究,哪怕短时间拿不出成果,时间长点总是能搞出来的,到时候再技术换代,继续碾压老关,想起来就美滋滋。

    何总想了想:“这个办法相比第一个,自紧的均匀性和一致性的确好很多,产品性能更加优秀。”

    何总感觉自己今天被好好上了一课,本以为高振东说加大长径比是外行话,没想到人家是钻研得比自己更深,想得更多,走得更远,这长径比,人家还真就加上去了。

    高振东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说完了炮,我再说说我对弹的想法。”

    高振东笑道:“如果我不用旋转稳定呢?”

    高振东边画边说:“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在炮管自身找找路子,解决下问题。我的考虑是,在火炮炮管镗孔完成之后,在火炮内壁施加一个压力,这个压力要远大于火炮膛压,通过这个压力,将炮管厚度变薄一些,炮管内壁的缺陷通过这个压力挤压掉,使炮管内壁更加紧致,是不是也能达到传统双层炮管的内硬外韧的效果。”

    穿甲体长了,那重量就大了,存速性能更好。

    草原拖拉机厂的人都被高振东一套技能搞得傻傻的,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高振东问道:“那有没有想过进一步提高长径比?”

    高振东哈哈大笑,还没回答,何总一巴掌拍在他的头上:“你傻啊,用倾斜尾翼给他们加上旋转不就行了!!”

    何总摇摇头:“高主任,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当脱壳弹芯长径比超过5以后,相对长度来说,弹体直径太小,无法储存角动量,难以维持炮弹的旋转,炮弹飞行稳定性和精确性便会下降,没法使用。”

    “不用旋转稳定?”何总有点儿懵。

    听了何总的想法,高振东也表示同意,这的确是一个比较稳妥持重的方案,高振东还开玩笑道:“其实VIM+ESR得到的炮钢还不是最好的,VIM+ESR+VAR(真空自耗电弧熔炼)得到的更好,不过VAR那个成本实在是高,性能提升也不大,性价比太低,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