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道法之争(2/3)
再者,你师兄身为巡查各地的使者,上面多少还会顾忌他的颜面。
或许,此事若是落到你身上,最终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然而若牵扯到他人,则情形恐非如此简单。”
“县尊请放心,在下即刻致书于李师兄,让他早日插手此事,以免众同僚无辜受累!”齐凌微微俯首,主动做出保证。
“至于那晚火灾的起因,为何县尊下令封闭四门,以及齐某当晚的行为举止,还望县尊如实禀报上级便是。
料想知州大人与天枢转运司必定能够明察秋毫,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胡乱问责!”
“如实禀报,固然应当如实禀报!只是在上报之际,还需先表明自我之罪,并将责任区分轻重。”未曾料想到一位刚刚弱冠的年轻人竟如此狡黠圆滑,县令张威拧眉沉吟片刻,无奈妥协道。
“请罪之举?实则无需如此郑重其事。
下官认为,只需如实上报事实便已足够。
毕竟天枢转运司肩负着代朝廷镇守一方之责,定能明辨是非曲直,不会冤枉县尊与我等背负此等污名。”齐凌接过了话题,坚定地予以回复。
他深知对方的意图,然而即便对方再三劝说,他也坚决不会轻易松口……
否则,谁知日后还会摊上何种修炼界的黑锅,要他一同承担?
他仅承领朝廷一丝仙俸,对于他人并无欠债之命,怎可能去承担那些自己都无法理清头绪的修炼过失。
更何况,依据上一世的记忆,就算为了索取灵石尾款,也不能毫无底线地满足那些修为低微者的肆意要求。
否则,不仅灵石尾款无法收回,到最后恐怕还将落得个修为尽废,声名狼藉的境地,白白牺牲自己在修行界辛苦构筑的清誉。
“佳俊,分明是一件只需付出微小代价便可解救全城修士的大义之举,你怎能忍心分毫不予相助?”县令张威实在无计可施,面若寒霜,以天道大义相逼迫。
“县尊,我不过是一名九品仙吏,若要有能力相助,也需自身具备足够的资源啊!”齐凌淡然一笑,面色也随之冷了下来。
“县尊,此人明显不知天高地厚。”看出齐凌并未中计,周崇再次出言挑衅,嘴角勾起讥讽的笑容,“如何上报此事,乃是县尊您自家的事,何须与他商量?依属下看来,告知于他已是高看了他!”
“那齐某便多谢周主簿抬爱了!”齐凌退无可退,同样冷笑回击,“齐某任职期间,对县尊敬重有加,对待诸位前辈同僚亦未曾有任何冒犯之举。齐某只打算安然度过此任期,返回汴梁城修养。却不知为何,竟有人连留给齐某三年的任期也不愿宽限!”
他这番话已说得十分清楚:自己无意挑战任何人的地位,但也绝对不允许他人随意摆布。
齐凌原以为,县令张威和主簿周崇二人听到这样的话后会稍作收敛,然而,张威忽然面色一沉,手中摩挲着茶盏,“罢了,既然齐巡检坚决不愿承担责任,张某唯有如实上报朝廷,并由转运司定夺。”
据二十一世纪网络仙侠剧所述,上司以奉茶作为最后通牒,即意味着请客离开。齐凌虽不清楚大宋朝是否有这样的规矩,但此刻已无心继续与张县令等人纠缠下去。
于是,他果断起身,拱手告辞,“既然县尊已有决定,齐某便不再叨扰。总而言之,齐某绝非惹是生非之人。至于都巡检与巡检使之流若就粮草库失火一事下发问询符文,齐某自当如实禀报当晚所见所闻的一切详情。”
或许,此事若是落到你身上,最终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然而若牵扯到他人,则情形恐非如此简单。”
“县尊请放心,在下即刻致书于李师兄,让他早日插手此事,以免众同僚无辜受累!”齐凌微微俯首,主动做出保证。
“至于那晚火灾的起因,为何县尊下令封闭四门,以及齐某当晚的行为举止,还望县尊如实禀报上级便是。
料想知州大人与天枢转运司必定能够明察秋毫,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胡乱问责!”
“如实禀报,固然应当如实禀报!只是在上报之际,还需先表明自我之罪,并将责任区分轻重。”未曾料想到一位刚刚弱冠的年轻人竟如此狡黠圆滑,县令张威拧眉沉吟片刻,无奈妥协道。
“请罪之举?实则无需如此郑重其事。
下官认为,只需如实上报事实便已足够。
毕竟天枢转运司肩负着代朝廷镇守一方之责,定能明辨是非曲直,不会冤枉县尊与我等背负此等污名。”齐凌接过了话题,坚定地予以回复。
他深知对方的意图,然而即便对方再三劝说,他也坚决不会轻易松口……
否则,谁知日后还会摊上何种修炼界的黑锅,要他一同承担?
他仅承领朝廷一丝仙俸,对于他人并无欠债之命,怎可能去承担那些自己都无法理清头绪的修炼过失。
更何况,依据上一世的记忆,就算为了索取灵石尾款,也不能毫无底线地满足那些修为低微者的肆意要求。
否则,不仅灵石尾款无法收回,到最后恐怕还将落得个修为尽废,声名狼藉的境地,白白牺牲自己在修行界辛苦构筑的清誉。
“佳俊,分明是一件只需付出微小代价便可解救全城修士的大义之举,你怎能忍心分毫不予相助?”县令张威实在无计可施,面若寒霜,以天道大义相逼迫。
“县尊,我不过是一名九品仙吏,若要有能力相助,也需自身具备足够的资源啊!”齐凌淡然一笑,面色也随之冷了下来。
“县尊,此人明显不知天高地厚。”看出齐凌并未中计,周崇再次出言挑衅,嘴角勾起讥讽的笑容,“如何上报此事,乃是县尊您自家的事,何须与他商量?依属下看来,告知于他已是高看了他!”
“那齐某便多谢周主簿抬爱了!”齐凌退无可退,同样冷笑回击,“齐某任职期间,对县尊敬重有加,对待诸位前辈同僚亦未曾有任何冒犯之举。齐某只打算安然度过此任期,返回汴梁城修养。却不知为何,竟有人连留给齐某三年的任期也不愿宽限!”
他这番话已说得十分清楚:自己无意挑战任何人的地位,但也绝对不允许他人随意摆布。
齐凌原以为,县令张威和主簿周崇二人听到这样的话后会稍作收敛,然而,张威忽然面色一沉,手中摩挲着茶盏,“罢了,既然齐巡检坚决不愿承担责任,张某唯有如实上报朝廷,并由转运司定夺。”
据二十一世纪网络仙侠剧所述,上司以奉茶作为最后通牒,即意味着请客离开。齐凌虽不清楚大宋朝是否有这样的规矩,但此刻已无心继续与张县令等人纠缠下去。
于是,他果断起身,拱手告辞,“既然县尊已有决定,齐某便不再叨扰。总而言之,齐某绝非惹是生非之人。至于都巡检与巡检使之流若就粮草库失火一事下发问询符文,齐某自当如实禀报当晚所见所闻的一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