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虎背熊腰的糙老汉来说,杰克·马斯顿这种四岁小孩就跟个洋娃娃差不多;拎着小娃娃衣领子上下马的时候,感觉就像往马鞍上挂东部火鸡。

    一大一小骑着马慢悠悠下了高台往河边走。

    林祐心头一动,立刻放开心神覆盖周围大片土地,果然发现了两道既“陌生”又“熟悉”的身影。

    看来游戏里那次著名的“历史性会晤”很快就要上演了。

    这次会晤,既有“亚瑟·摩根为5000美元意图自首”的噱头,又有杰克·马斯顿与罗斯探员的宿命初会。只不过,游戏玩家们在热衷玩梗之余,却往往忽略了这次会面对整个游戏剧情都有着重要意义。

    就像《蝙蝠侠:黑暗骑士》里小丑第一次登场的那起银行抢劫案,通过小丑的一系列行动点出了这个角色的行事风格、能力水平以及思维逻辑。一个角色能不能立得住,就看这一次关键的亮相。

    而《荒野大镖客》里的这一次河边会晤也是一场“立角色”的重头戏,却每每被赶着完成游戏进程的玩家给忽略过去。

    作为平克顿侦探的关键亮相,通过亚瑟与米尔顿在河边的争辩,彻底点明了双方的立场与人设,同时还隐约点出了达奇·范德林德对帮派成员的精神控制。

    等到游戏后期,玩家看透达奇这个人的本质之后,再回头重温米尔顿对达奇·范德林德的评价,或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很有趣的是,这次争辩从场面上看亚瑟其实落在下风,口舌之争输得明明白白;也第一次让玩家全面审视亚瑟和范德林德帮的行为。

    只要排除人物代入感的滤镜,玩家们就会很快明白过来;不论以十九世纪末的价值观,还是以二十一世纪的价值观,自己扮演的游戏角色都不是一个好人——哪怕他披着“侠盗”的画皮,打着“自由”的旗号。

    这也让后来亚瑟的“救赎”行为有了逻辑基础。

    好人何需救赎?

    所以,这么个游戏里的名场面,会不会有所收获呢?

    出于对这次“历史性会晤”的“怀念”,以及寻找帕特里克·摩根线索的需求,林祐果断选择跟上亚瑟与小杰克。

    结果,在近距离观察米尔顿与罗斯的时候,林祐看到了一条通向大世界底层的“线”。

    “线”的一头连在罗斯探员身上,深深埋在他的灵魂深处;另一头通向大世界底层,那里是大世界一切世界观的汇集点,也是执笔人每一次使用“真实因子”的着力点,更是大世界意志的诞生之地。

    林祐按捺住“终于发现线索”的兴奋,沉下心来仔细打量那条神秘的“线”。

    从里到外,从肉身到灵魂,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罗斯探员都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类;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灵魂与大世界底层逻辑联系在一起呢?

    林祐越是观察那条“线”,眉头皱得越紧;他从“线”上看到了“因果”。

    有因才有果,从神秘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出发,“因果”都属于“命运”的一个分支;在诸多属于“命运”分类的力量中,“因果”也是绝大多数神明所能掌控的最高一级力量。

    再往上,更高级的“命运伟力”就得是各个神系专门的命运之神来掌控了;即便身为神王,若无相关职权,对“命运”也无从置喙。

    换句话说,罗斯探员身上这根“因果线”是某个真神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