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来这里,更多的是来镀金的,想要拿奖,或许以电影的质量和李易的名气,还是有希望的,但是想要拿大奖却几乎不可能。

      《岁月神偷》的主战场始终是国内,始终是港岛金像奖。

      不过,还是吸引了不少国内远道而来的游客影迷们。

      同时也因为李易可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大满贯,还是金奖大满贯,所以,他的电影,同样的也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主推的影片之一。

      相比之下,慕晴执导的《桃姐》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虽然也入围了主竞赛单元,但是拿奖的概率比《岁月神偷》还要低。

      《岁月神偷》在影节宫的首映,凭借李易这个大满贯导演的名头,以及电影节主推介影片之一。

      所以首映场倒是坐的满满当当的,当然,其中更多的还是从国内过来的影评人,媒体人,以及一些捧场的电影人。

      而结果很有意思,在电影放映结束之后,很多华人观众都眼睛泛红,可是还外观众的反应就比较一般了,这也是地域性的电影的缺陷了。

      国内的影迷们早就对《岁月神偷》嗷嗷待哺了。

      影评人和媒体人,以及从国内过来的自媒体影评人,影迷,观影结束之后,第一时间就回到住处开始写影评。

      而事实上,他们并不是第一批观影的观众,之前在港岛的那一场特别放映,也有不少影评人参加了。

      只不过,因为早前《岁月神偷》并没有正式开启点映,所以,他们哪怕是写了影评也不好发出去。

      但是现在《岁月神偷》已经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映了,那么他们也同样的第一时间就放出了早就写好的影评。

      港岛老牌影评人周滨就第一时间在个人专栏上发出了早前就写好的影评。

      他的影评,有两篇,一篇可以说是科普篇。

      “《岁月神偷》,我想或许有人看完会评价它是近20年最好的港片,但是同样的也会有人认为自己看不懂这部影片。

      因是这是一部描写60年代港岛生活的电影,里面有些时代背景若不了解,的确会让人看不懂。

      首先是两个时代背景。港岛60年代最重要的两个背景是“贪腐盛行”和“六七暴动”。那时还没有廉政公署,港岛社会的腐败堪称历史之最,如果不打点“茶钱”,住院的病人连水都喝不上,当时最极而言之的情况是,消防队救火也要收“开吼费”,否则可能会看着大火烧掉一切。

      所以看到影片当中,进一住院要开水都要给钱,要扎针抽血,护士扎针的力度和给钱的多寡是成反比的。

      如果不了解这个时代背景的人,或许会觉得突兀和奇怪,但是只要了解了,就会明白,那就是当时的社会。

      “六七暴动”是对港岛产生较大影响社会事件。那时街上会有爆炸、焚车等比较过激的行为,受此影响,当时港岛上层社会不少人开始移民海外。

      其次,拔萃男书院。电影对罗家大儿子(罗进一)就读的“男拔萃”表现较多,这所建于1869年的英文教会学校在九龙,曾培养过不少政商名人。男拔萃在学业、体育和音乐方面表现出色。知道了这一点,你看电影时会更容易体会片中的怀旧感觉。

      因为对于那个年代的罗家这样的社会底层家庭,有一个孩子能考上拔萃男书院无异于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