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胸口微微起伏着,努力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情绪后,他紧紧盯着杨修,压低声音说道:“讲!”

    杨修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属下之前确实也曾怀疑过丘衡是否故意这样做,但其中存在三个疑点让我无法解释。”

    “首先,那时属下被囚禁基本处于闭眼养神的状态,如果丘衡真的希望属下能够获知这个消息,难度相当大。然而当属下得知这则消息时,并没有感觉到任何能确保属下醒着的异样之处。于是属下决定假装不知道此事,试图引诱丘衡露出马脚,可惜之后再也没人提及过这个消息。”

    说到这里,杨修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道:“其次,如果丘衡企图让下官传递虚假消息出去,那么他就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放走属下才行。可是事实却恰好相反,他不仅没有放松对属下的警惕和防备,甚至还多次下达命令加强警戒,严防属下逃脱。主公请看。”说完,杨修卷起袖子,将双掌伸到曹操面前。

    曹操定睛一看,只见杨修的手腕关节处仍残留着淡淡的红色勒痕。

    显然这些痕迹是长时间捆绑所导致的,而从杨修从天水逃回长安至今已经过去了一段日子,但那印记依旧清晰可见,可以想象当初捆绑的力度之大。

    杨修苦笑说道:“这便是丘衡反复叮嘱的结果,属下脚上也是如此,根本没有任何行动能力,更别说是逃跑了。”

    曹操与诸位谋士看了看杨修的手,又对视一眼后,皆沉默不言。

    杨修见状,接着说道:“最后一点,属下之所以能够逃脱险境,全赖阿贵和窦茂二人出手相救。事后,属下曾专门向他们打听其行军路径。”

    “据他们所述,起初他们于中陶落败后选择从南方逃离,但当听闻两处山寨遭受攻击时,便果断改变方向,转而向东北部进发以探寻汉军偏师的下落。随后,他们在冀县一带成功击溃汉军,并恰巧于西侧发现了杨千万所率残部,于是果断出击将之斩杀,从而解救了属下。”

    “这条路线可谓变化多端,难以捉摸,几乎是绕了一大圈。倘若连如此复杂的行径都在丘衡的算计之内,那实在是令人心生恐惧啊!”

    言罢,杨修神情坚决且充满自信地向曹操躬身施礼,朗声道:“所以,属下认为,此情报必然千真万确。毕竟此事关乎许昌生死存亡,主公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曹操沉默地坐了回去,右手托着下巴,左手轻轻敲击着扶手,沉吟片刻后,开口问道:“文和,依你之见,此事应当如何看待?”

    贾诩微微抬头,目光与曹操对视一眼,思索片刻后,语气恭谦地回答道:“回禀主公,属下认为,此刻我们不应该过于纠缠于丘衡是否费尽心思让杨主簿传递虚假情报这一点,而应将注意力集中在这条情报本身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上。”

    听到这话,曹操眉头微展,心中暗自感叹贾诩果然老谋深算,仅仅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整个局势便瞬间明朗了许多。他满意地点头,示意贾诩继续说下去。

    贾诩轻咳一声,接着说道:“据杨主簿所述,此次敌军计划由上庸、襄阳以及东吴的江夏三方同时出兵,合力攻打我方的宛城和许昌。”说到这里,他稍稍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曹操的反应。

    曹操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贾诩的说法,并追问道:“依你所见,这三个地方的兵力加起来,能否对我军构成威胁呢?”

    贾诩胸有成竹地分析道:“主公明鉴,以属下之见,单就上庸和襄阳两地的汉军兵力而言,要想攻克宛城已属不易。即便他们倾尽全力,也难以再向前推进半步。因为主公您大可率军南下,截断其退路,然后来个瓮中捉鳖,将其一举消灭。所以,对于这两处的敌人,无需过分担忧。”

    “所以关键问题在于东吴是否涉足此事,若是东吴出手,的确有可能做到进攻许昌。但恕诩愚钝,着实想不通东吴有什么理由帮助汉军进攻宛城与许昌,就算汉军攻下后将此二城送予东吴,没有荆州支持,他们也是断然守不住的。”

    曹操对贾诩所言深表赞同,如果东吴无法从中获取任何利益,那么双方就不可能有合作的机会,这条消息自然也就是不可靠的。

    毕竟经历过上一次被孙权背叛后,曹操已经深知孙权这个人只看重自身利益,绝不会做出损害自己却无益于他人之事。

    正当曹操准备作出定论之时,杨修突然发出一声轻蔑的嘲笑,并反驳说:“贾大人难道认为在下未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吗?”

    曹操听到这话不禁一愣,而贾诩则微微一笑,从容地回应道:“诩愚钝,只是抛砖引玉罢了。既然杨主簿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何不一吐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