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成功讨伐曹操入主许都朝廷后,该怎么处理南阳郡的归属,这种问题两个人默契忽略了。

    在徐庶这里取得情报并达成合作协议后,庞统无心逗留,准备就要走。

    徐庶却好奇问:“我听闻许多流言,说是黑镇北乃吕温侯之子。博望坡、襄阳二战,皆吕温侯临阵指挥,非黑镇北之功。此事,士元知晓多少?”

    “元直是自己想知道,还是为刘豫州咨询?又或者是为中原之士询问?”

    庞统扭头打量徐庶:“如果是元直自己问,作为同窗友人,我只能说这是流言,不过吕温侯乡党旧部确实亲近黑镇北。”

    徐庶不语,静静聆听。

    见他这模样,庞统笑了笑:“如果是为刘豫州咨询,他麾下赵子龙所知甚多,我不必赘言。”

    庞统笑吟吟打量徐庶,徐庶惭愧说:“乡人托我打听此事,我也好奇。”

    见徐庶说实话,庞统收敛笑容:“不管吕温侯当年是假死脱身,又或是他的儿子起兵创业,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据我所知,太史文恭骁猛更在吕温侯之上,黑镇北用兵狂放如似冠军侯。作为朋友,只能劝告元直一声。”

    “请言。”

    徐庶郑重拱手长拜,做聆听状。

    庞统也是一叹:“我也知道元直你劝不动乡人,但黑镇北用兵狠厉,绝非曹操所能抵挡。不妨规劝至交好友,让他们派遣子弟来荆州,效力于伏波将军,今后看在伏波将军颜面,或许能从黑镇北那里讨一分人情。”

    “某谨记,不敢有忘。”

    徐庶再拜,庞统也知道徐庶的不容易。

    徐庶出身庶族,青少年时仗剑而行,一次械斗时被捕。

    伙伴营救他出逃后,才洗心革面,专心攻读典籍。

    颍川学风浓厚,不乏大儒名士讲学。

    可徐庶的出身和经历,让他求学过程中遭受了很多的刁难;也是因为刁难多,让当年帮助他的那些人情更显的宝贵。

    后来司马徽离开颍川,徐庶也就跟着来到了荆州。

    盘算师承,徐庶是司马徽的亲传,诸葛亮是庞德公的亲传。

    庞统受过司马徽的教导,但彼此不存在师生羁绊。

    与徐庶分别,庞统又拜访庞德公,咨询一番后,赶天黑前离开鹿门山,登船向江陵进发。

    船舱里,庞统翻阅黑熊写给他的信,已经不能理解为信,更像是一种恐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