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到廊檐下,朝贤妃行礼道:“娘娘,老奴回来了。”

    贤妃把她召进了内殿,遣退了丫鬟,这才开口问了她道,“嬷嬷,外面到底发生了何事?”

    “启禀娘娘,老奴从宣政殿出来,去往兴庆宫的路上,见从春熙宫出发的轿夫,全都摔倒在了地上,老奴觉得事有蹊跷,就去宣政殿回禀了皇上。”

    崔嬷嬷紧声道:“皇上召了禁卫军统领彻查了此事,循着线索,摸查到了董贵妃的身上,如今华云宫已被禁军侍卫严加看守,没有皇上的旨意,任何人不得进出。”

    贤妃心里泛起一阵阵的寒意,若是她不听崔嬷嬷的劝阻,坐上了那顶软轿,那她肚子里的孩子很可能就保不住了。

    禁卫军围住了华云宫,迟迟地没有动手,皇上可能还在权衡利弊。

    如今朝局敏感,皇上可能压着此事隐而不发,毕竟尚未对她造成什么伤害,大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是以此事为契机,向董氏一族发难,将董贵妃打入冷宫。

    无论是哪种结果,她都得等下去。

    眼下当务之急,是避免以后重蹈覆辙,让她再次陷入这样的险境里。

    “嬷嬷,禁卫军是如何摸查到董贵妃身上的?”

    崔嬷嬷坦诚道:“回娘娘,轿夫是踩到细小的珍珠粒子滑倒的,而在他们经过之前,往那条路稳稳走过的,正是董贵妃的软轿。”

    如此行事,未免太过于张狂胆大,摆明了就是故意害人。

    贤妃恨道:“董贵妃怎么说?”

    “皇上质问董贵妃时,老奴恰好在场,她口口声声地哭诉着断了一个珍珠手串,当时雨势太大,她急着赶去兴庆宫避雨,就没太在意,怎么会想到娘娘的软轿会打那里经过。”

    贤妃隐隐地攒了手指,“那皇上是何表态?”

    崔嬷嬷回禀道:“皇上勒令她禁足在华云宫,听候发落。”

    贤妃自觉行事已经足够谨慎了,还是防不胜防,若不是听了崔嬷嬷的劝告,呆在春熙宫里闭门不出,她今日怕是在劫难逃。

    而董贵妃因着川渝军的势力,也许草草地领了罚后便能全身而退,而她还要战战兢兢地活下去。

    她不甘心就这么放过伤害她孩子的人。

    “崔嬷嬷,拿把伞过来,我要去宣政殿。”

    “娘娘,外面下着这么大的雨,夜路又黑,娘娘该呆在春熙宫才是,实在不宜出门。”

    崔嬷嬷竭力劝阻道:“董贵妃的事皇上自有定夺,娘娘放心,皇上会为您做主的。”

    贤妃却是笑道:“嬷嬷,本宫给皇上送个饭食过去,去去就回,这雨势渐小,料想也没人会想到本宫会在夜里出门,断然不会害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