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绪直言道:“等他们将粮草全都移到船上,出了渡口,借个东风就把他们的船连人带粮地给烧了。”

    这话说得仨老头和仨匪头都激动了起来。

    斧头孙嚷嚷着,“放火这事我在行,给一把带油毡布的箭,连发数箭地射过去,我就能让船舱点着火。”

    老薛头忍不住数落起他来,“要射箭,至少也要在百步之内,你驶个船过去,人家老远就看到了你的风帆,还搁在原地等你不成,不得老早就跑没了影。”

    裴轶却是看向了李元绪,“李将军说的是出了渡口就烧船,那我们该如何靠近西陵渡口?”

    他总能捕捉到最重要的点,然后揪着不放。

    “董方卓正从川渝各地往西陵渡口调运粮草,”李元绪淡然道:“不如我们整出一船粮草来,给他送过去如何?”

    老薛头笑声爽朗地应道,“给少了不成,要给就将整艘船塞满了给他送过去。”

    自从川渝军被伏击后,董方卓就在沿河的郡县安置了驻军防守。

    他还封死了闽西上下游的水路,想着李元绪的粮草撑死能顶一个月,等到他被逼上岸后,便可顺势将他一网打尽。

    谁成想五天之后,就听手下的人前来禀道:“乌山军昨夜偷袭那坡县,被驻守的将士们全线击溃后,走水路逃了出去。”

    董方卓冷嗤了一声,“李元绪这么沉不住气,看来他的粮草远没有我预想的那么充足。”

    川渝军的右统卫周湛恭维道,“等大人歼灭了乌山军,活捉了李元绪,趁势北上,攻克京师城便指日可待。”

    “你别小看了李元绪,他这人诡得很。”

    董方卓吩咐下去,“下次乌山军再来偷袭,派船跟上去,我要知道他的据点在哪里。”

    “是,大人。”

    周湛不由想到,“谢兰若出了闽西,想必是到了蜀中求援,到时候新军南下,大人要如何应对?”

    “她要是走水路,你就在峡谷伏击,想办法将她的船击沉,要是走陆路,那正合了我的意,北面的三万川渝军正好等在那里,我要让她有去无回。”

    周湛:“大人,等运粮船回来,属下便派船过去伏击谢兰若。”

    董方卓最放心不下的还是粮草,“这批运粮船何时能回来?”

    “三日后返航,将士们在西陵渡口严防死守,属下还轮流派出船只出到周边的水域巡航,严防乌山军前来袭船。”

    周湛信誓旦旦地道,“大人放心,上次侥幸让乌山军得手,这次属下拿性命担保,一定会把粮草运回闽西。”

    董方卓满意地点了点头,等周湛下去后,他叫人唤来了沈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