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过李卫国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如今人口已经突破五百万,成为十九世纪中叶的世界第一座超级大都市。
十几年前,上海还是一座人口不过三万,方圆五公里的小县城。一场太平天国战争,造就了这座小县城的人口突破五百万大关的奇迹,成为全球唯一一座人口超过五百万的大都市。
当然,如果只是那座方圆五公里的小县城是绝对装不下五百万人口的。如今上海县已经升级为上海府,是江南巡抚、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的综合治所所在地,也是南方十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正因为这种特殊性,使得上海连续经历了三次大扩建,原来的上海县城方圆不过五公里,如今方圆已达五十公里,将原来的英法美三国租界纳入,更是横跨黄浦江,浦东、川沙也成了市区。
而除了内城,外城已经看不到任何平房建筑了,全部被高楼大厦取代,以缓解巨大的人口压力。
从军事角度看,五百万的人口大都市不可取,因为一旦爆发战争,人口密度太大,容易造成更大的平民伤亡,尤其是热兵器的高速发展,杀伤力比冷兵器大得多。
对于上海而言,地处华东平原区,两面环海一面临长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变成人口密集区,等于增加了巨大的军事负担。
但凡是有利有弊,一开始李卫国对于建设大上海还心存疑虑,不过很快他想开了,如今又不是旧中国,大上海也不可能再重演被日军毁灭的覆辙了,李卫国自己应该有信心保护住上海,若连个上海都保不住,那就别谈王途霸业了。
李卫国没有了心结,便放手让傅学贤等人修建大上海。
当然,派出军事上的不利因素。李卫国却收到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巨大回报。
政治上,大上海计划实施后,接纳了江南的大量难民,使得老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火摧残。数百万老百姓从全国各地迁入上海,就是因为他们听说李卫国仁义,治下安定,生活富足,所以都是冲着李卫国的名声才来的上海。李卫国如果不扩建大上海,那么就无法安置数百万难民,那么李卫国的仁义名声就毁了。因此,大上海计划最终取得成功,数百万难民得到妥善安置,造就了大上海的五百万人口世界纪录,同时也造就了李卫国的仁义名声,百姓拥戴,声望如日中天。
经济上,大上海计划实施后。一开始每年平均五六十万的老百姓涌入上海,衣食住行全面告急,面对这种情况,负责实施大上海计划的傅学贤差点吓死,因为光赈济难民的花费就是数百万元计。
好在李卫国的金库内资金充足,每年光印制违钞就能从海外获得数千万人民币的巨额利润,亚投行垄断全国金融,江湾工业区的蓬勃发展,每年的利润也是非常可观,使得安置难民的资金充裕。不至于造成难民哗变。
以工代赈,这是李卫国在崇明当县令时就制定的民生策略,既可以集中劳动力进行各项建设,又可以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安定社会治安,提高民望,一举多得。数百万难民为大上海工程建设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而江湾工业区的六次大扩建后,产能巨大,钢铁、水泥、纺织品等大宗工业品产能过剩。海外市场竞争激烈,正好可以扩大内需,拉动上海经济增长。
于是便有了三次城市大规模扩建,修建新的外城城墙,市区内修建宽阔的大马路、防洪排水地下通道,供数百万难民居住的数万栋楼房,城市地铁等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即消耗了工业区过剩的产能,又完成了城市大扩建,成功安置了数百万人口。
可以说,前期的投入是巨额的,十几年间累计花费1.2亿人民币,但最近几年投入越来越少,反过来数百万上海市民开始反哺上海市财政,令上海市的财政赤字消失了,而且每年光征税就高达两千万人民币,不出五年时间,当年李卫国投资的巨额资金将全部收回。
这就是巨大的人口带来的优势,因为五百万人口居住的城市,衣食住行都需要消费,生活用的油盐米面家具用度等都需要购买,这促进了城市商业发展,政府可以征收大量的商业所得税,而自来水、煤气、煤气灯、地铁等基础设施投入使用,老百姓都离不开,还得向政府交钱。
别看自来水一毛钱一吨,煤气三毛钱一立方米,地铁票只需要五分钱硬币,这些都是小钱,但如果乘以五百万人口,那就是一大笔资金了,再乘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便是巨额资金了。
而这些,就是人口巨大的优势,可以反哺城市建设投入,这样不断循环下去,城市的发展就变成了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变成了上海经济的腾飞。
如今,上海的地标建筑已经不是亚投行总部大楼了,八层的银行大楼已经不稀奇了,在最繁华的商业地段,已经有了三十层高楼,成为上海的新地标,相比较而言,同时期的美国纽约,其最繁华的第五大街最高楼不过只有十八层洛克菲勒中心而已,跟上海一比,简直弱爆了。
站在佘山最高处,李卫国眺望着脚下的大上海,心中感慨万千。
这是他一手创造出来的大上海,那种感觉比玩模拟城市来得更过瘾,更自豪,更有成就感。
然而,上海越是繁荣,李卫国就越是担心,一旦爆发战争,怕被敌人破坏了。
十几年前,上海还是一座人口不过三万,方圆五公里的小县城。一场太平天国战争,造就了这座小县城的人口突破五百万大关的奇迹,成为全球唯一一座人口超过五百万的大都市。
当然,如果只是那座方圆五公里的小县城是绝对装不下五百万人口的。如今上海县已经升级为上海府,是江南巡抚、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的综合治所所在地,也是南方十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正因为这种特殊性,使得上海连续经历了三次大扩建,原来的上海县城方圆不过五公里,如今方圆已达五十公里,将原来的英法美三国租界纳入,更是横跨黄浦江,浦东、川沙也成了市区。
而除了内城,外城已经看不到任何平房建筑了,全部被高楼大厦取代,以缓解巨大的人口压力。
从军事角度看,五百万的人口大都市不可取,因为一旦爆发战争,人口密度太大,容易造成更大的平民伤亡,尤其是热兵器的高速发展,杀伤力比冷兵器大得多。
对于上海而言,地处华东平原区,两面环海一面临长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变成人口密集区,等于增加了巨大的军事负担。
但凡是有利有弊,一开始李卫国对于建设大上海还心存疑虑,不过很快他想开了,如今又不是旧中国,大上海也不可能再重演被日军毁灭的覆辙了,李卫国自己应该有信心保护住上海,若连个上海都保不住,那就别谈王途霸业了。
李卫国没有了心结,便放手让傅学贤等人修建大上海。
当然,派出军事上的不利因素。李卫国却收到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巨大回报。
政治上,大上海计划实施后,接纳了江南的大量难民,使得老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火摧残。数百万老百姓从全国各地迁入上海,就是因为他们听说李卫国仁义,治下安定,生活富足,所以都是冲着李卫国的名声才来的上海。李卫国如果不扩建大上海,那么就无法安置数百万难民,那么李卫国的仁义名声就毁了。因此,大上海计划最终取得成功,数百万难民得到妥善安置,造就了大上海的五百万人口世界纪录,同时也造就了李卫国的仁义名声,百姓拥戴,声望如日中天。
经济上,大上海计划实施后。一开始每年平均五六十万的老百姓涌入上海,衣食住行全面告急,面对这种情况,负责实施大上海计划的傅学贤差点吓死,因为光赈济难民的花费就是数百万元计。
好在李卫国的金库内资金充足,每年光印制违钞就能从海外获得数千万人民币的巨额利润,亚投行垄断全国金融,江湾工业区的蓬勃发展,每年的利润也是非常可观,使得安置难民的资金充裕。不至于造成难民哗变。
以工代赈,这是李卫国在崇明当县令时就制定的民生策略,既可以集中劳动力进行各项建设,又可以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安定社会治安,提高民望,一举多得。数百万难民为大上海工程建设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而江湾工业区的六次大扩建后,产能巨大,钢铁、水泥、纺织品等大宗工业品产能过剩。海外市场竞争激烈,正好可以扩大内需,拉动上海经济增长。
于是便有了三次城市大规模扩建,修建新的外城城墙,市区内修建宽阔的大马路、防洪排水地下通道,供数百万难民居住的数万栋楼房,城市地铁等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即消耗了工业区过剩的产能,又完成了城市大扩建,成功安置了数百万人口。
可以说,前期的投入是巨额的,十几年间累计花费1.2亿人民币,但最近几年投入越来越少,反过来数百万上海市民开始反哺上海市财政,令上海市的财政赤字消失了,而且每年光征税就高达两千万人民币,不出五年时间,当年李卫国投资的巨额资金将全部收回。
这就是巨大的人口带来的优势,因为五百万人口居住的城市,衣食住行都需要消费,生活用的油盐米面家具用度等都需要购买,这促进了城市商业发展,政府可以征收大量的商业所得税,而自来水、煤气、煤气灯、地铁等基础设施投入使用,老百姓都离不开,还得向政府交钱。
别看自来水一毛钱一吨,煤气三毛钱一立方米,地铁票只需要五分钱硬币,这些都是小钱,但如果乘以五百万人口,那就是一大笔资金了,再乘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便是巨额资金了。
而这些,就是人口巨大的优势,可以反哺城市建设投入,这样不断循环下去,城市的发展就变成了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变成了上海经济的腾飞。
如今,上海的地标建筑已经不是亚投行总部大楼了,八层的银行大楼已经不稀奇了,在最繁华的商业地段,已经有了三十层高楼,成为上海的新地标,相比较而言,同时期的美国纽约,其最繁华的第五大街最高楼不过只有十八层洛克菲勒中心而已,跟上海一比,简直弱爆了。
站在佘山最高处,李卫国眺望着脚下的大上海,心中感慨万千。
这是他一手创造出来的大上海,那种感觉比玩模拟城市来得更过瘾,更自豪,更有成就感。
然而,上海越是繁荣,李卫国就越是担心,一旦爆发战争,怕被敌人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