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世界大战期间,战败国的经济完全被摧毁,但战胜国也大多不好过。??

    欧洲的德意志帝国、意大利王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及没合并前的奥匈帝国,虽然是战胜国,但跟英法俄激战三年半以后,他们国内的战争资源都被耗尽,国民经济在三年中也停滞不前,过六百万军队在战争中阵亡,波及四国共计两千万平民丧生,直接经济损失12oo亿人民币。

    虽然德意奥获得胜利,夺取了法兰西、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沙俄帝国等国家的领土,但这些地方基本上也在大战中被摧毁,城市一片废墟,人口大量外逃,跟德意奥等国的损失相比较,不及三分之一。

    当然,就长期而言,德意奥因为领土扩张,人口增加,未来二十年后的国民经济将会得到巨大展和提升。但就眼前而言,占领区经济崩溃,想要恢复经济需要巨额资金,而德意奥自身的资金连恢复自己国内的经济都显得困难,更不要说帮助占领区恢复经济了。

    所以,短时间内,德意奥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等同倒退到184o年前的经济水平了。

    不过,同样作为战胜国的中华帝国,虽然也消耗了巨量的战争资源,甚至消耗的战争资源相当于整个同盟国各成员国加起来的之和还要多,但中华帝国的经济达,以闪电战模式打垮了最致命的敌人美日两国和沙俄帝国,所以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不是很大。

    然而,正因为负面影响不大,却导致中华帝国的国民生产井喷式展,老百姓纷纷投资战略物资比如军工、粮食、布匹等工业生产、出口和股票贸易,使得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华帝国国内的军事工业、衣食工业的产能过剩,随着同盟国集团停止进口,这些过剩产能在国内市场上面临严重滞销,工厂被迫停工,很多来不及抽身的投资者面临巨额损失,工人面临失业下岗危机,甚至引信贷和金融危机。

    面对这种严重问题,武百官们忙得焦头烂额,他们从未经历过这种情况,一时间难以找到对策,便只能把皇帝李卫国从长安请回来,亲自坐镇大京都武汉,给他们提供指示。

    李卫国能够想到的策略只有两种,一是援助欧洲,比如援助沙俄、意大利、奥斯曼帝国和西班牙帝国等,把过剩的产能以援助或者倾销的方式送入这些国家,用来包围和牵制德意志帝国。

    第二种方案就是动战争,把过剩的产能通过战争方式消耗掉,这跟资本主义社会爆经济危机时,工厂销毁产品,农民倒掉牛奶的策略是基本一致的。

    当然,还有一种方案,那就是无偿或者低价格在国内消费掉。

    可这种方案是一个冒险方案,因为他有可能带来一系列无法估量的灾难性后果。把工业品无偿送给国民或者低价格卖给国民,比如把过剩的衣服和粮食卖给国民,那么国民短时间内就不再需要衣服和粮食了,这样一来,衣服和粮食工厂接下来生产的衣服和粮食,依然卖不出去的,货物还要积压,公司还是得不到资金回笼,工人不出工资,最终还得倒闭下岗。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骂资本家宁肯倒掉牛奶也不送给老百姓的真正原因。

    当然,可以把过剩的物资无偿送给贫困人口。

    可问题是,中华帝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了,国民生活水平高,根本不纯在贫困人口。

    因为在中华帝国,只要你是中华族和中华国籍,那么就会有工作。要知道中华帝国的国土面积已经过三千多万平方公里了,却只有4.5亿人口,本来就劳动力不足,海外殖民地广阔,就算你在中华帝国国内过得很狼狈很落魄,中华帝国政府很快就会给你安排到国外殖民地去工作,可以参军,可以在国外当地主,到中华帝国在国外的公司就业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中华帝国是没有所谓的贫民的。

    当然,中华帝国国内还是有一批流浪汉的,但这些所谓的流浪汉,并非是中华帝国国籍,他们都是外国人,有的是在中华帝国工作后破产流落街头,有的是偷渡来中华帝国打工,这些人每天躲避中华帝国警察的驱赶。

    中华帝国政府会无偿把过剩物品送给这些人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这个时空下的中华帝国,在李卫国的领导下,可没有当老好人的心情,从不会无偿援助外国人的,哪怕东西放在仓库内霉,喂老鼠。

    李卫国想来想去,最终想到了一个一举多得的计划。

    欧洲是要援助的,凡是可以恶心德意志帝国的手段,李卫国还是乐意去做的,毕竟德意志将成为中华帝国未来的战略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