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当得起伟大二字(1/3)
2012年7月8日,李秀明表示:“木子新书《活着》,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华国最好的小说之一,也是文学史上的又一部不朽之作。”
2012年7月9日,现任申城文联主席、申城作家协会专职主席、《先进文学选刊》杂志社社长、华东师范大学华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吴瑞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道:“《活着》不仅是一本文学作品,更是一个时代的艺术品,是作者木子对华国二十世纪一个家庭悲剧的刻画,也是旧时代下人民生活的写照。”
2012年7月11日,现任《萌芽》杂志社总编胡文波表示,木子是他接触过的最有才华的作者。
木子的作品总是能触动人心,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使得他的作品在文学界独树一帜。更难得的是,木子始终保持着一颗初心,对文学的热爱和敬畏之心从未改变。
2012年7月12日,现任北平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邹方海教授发表文章:《活着》深度解读——活着,就是生命的意义!
文章中表示:“生命短暂而宝贵,但活着本身就是希望的源泉。”
“当我们沉浸在生活的琐碎与困扰之中,常常会忘却了那个最本质、最纯真的问题——我们为何而活?是为了物质的富足,还是为了名利的双收?或许,我们都在追求着这些外在的东西,却往往忽略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活着,不是简单的呼吸和心跳,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每一个困难,我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意义。”
“活着,就是生命的意义。因为只有活着,我们才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听到鸟儿的歌唱,看到花儿的绽放。只有活着,我们才能去体验人间的喜怒哀乐,去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所以,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让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用爱去拥抱每一个生命。因为,活着,就是生命的意义!”
邹方海教授的这篇文章在互联网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响。众多网友纷纷表示,正是活着这本书让他们对“活着”这一简单词汇有了更为立体、深刻的认知。
2012年7月15日,《活着》发售第十八天,豆瓣评分9.7,有近三万名读者在下面评论,98%的读者打出了好评。
有网友评论: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2012年7月18日,《活着》发售第二十天,《萌芽》杂志社和申城译文出版社发布和公告:《活着》全国累计销量已达200万整。
……
鲁城,李立文的家中
“老李,这群网友真是有才。”张秀兰手持手机,对李建国兴奋地分享道:“你听听这一条,,‘读来虽苦,却感到莫名的苦衷带暖’。”
“还有这一条,‘谁说华国人没有信仰?华国人的信仰就是两个字,活着。’”
张秀兰连连点头,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些评价说的是真好。”
老李叹了一口气道:“你都看了好几天了,天天看夸你儿子的报道,还没看够啊。”
张秀兰瞪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俏皮:“当然看不够!我再看十年也不会腻。”她停顿了一下,补充道:“李建国,我现在心情很好,不想和你计较。但你也别自找没趣。”
老李同志一看张秀兰急眼了,立马识趣地闭上了嘴,转而开始安静地阅读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