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友的棋力也很高超,并且颇有‘心计’,让老朽刮目相看啊,我看那块酸浆豆腐我是吃定了。”

    “那是自然,明早我一定带一块亲手制作的酸浆豆腐让老先生品尝一二。”

    “极好,极好……”

    两人又重新梳理了下棋盘,聊了个把小时,沈文信再次告辞,相处很愉快的两人,成为了真正意味上的棋友,每次对弈都有显著的收获,这让沈文信对老先生的身份愈加的怀疑。

    以这个棋力水准与学识,估计在岛国不是无名之辈啊!

    “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既然老先生不愿意透露,追问的话,搞不好会断交。”沈文信离开了茅草房,径直往摸宝行赶,差不多上午十点多抵达金鱼巷,买了不少的制作酸浆豆腐的工具,特意淘了一个豆腐模具,不用自己再赶回家拿那个木工水平差的劣质豆腐模具了。

    此时的金鱼巷,已经有许多的地摊老板入住,虽然文化局相关单位,没有规划这片区域为古玩一条街,但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路过了一个摊点,沈文信习惯性地溜了一会摊,发现也有许多的资深藏友混迹其中。

    沈文信看到一个熟悉的藏友,经常来摸宝行做客的,上去攀谈道:“莫大哥,今天怎么不去摸宝行啊,在这里溜摊?”

    “去了,看到你不在,我就过来看看,最近这边许多摊主啊,看一看有什么好东西不。”莫老哥是一名三十多的壮年男子,长得比较健谈,收藏水平一般般,打眼稀松平常,与沈文信聊得很开,在沈文信身上学习到了不少专业的鉴定知识。

    “碰到什么好物件没?最近玩什么呢?”

    “没呢,眼力不够,瞎逛,这些日子玩豇豆红!”

    “慢慢琢磨呗,古玩这行急不得啊。”

    “还需要你们这些行家多多提携啊!

    两人客气、交谈了一阵,沈文信看到一名摊主脚边的一件瓷器,器形不错,问道:“老板,这个给我拿来看一看。”

    老板是一个年轻小伙子,估计是摊主的后辈,帮忙顶缸的。

    “好,您等一等。”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拿了这件好像是影青的梅瓶,捧了过来,放到地上,让沈文信自己鉴定。

    似乎他对这方面的行规也有点了解,不会手传手,主要是防止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蹲在地上的沈文信,把一麻袋的东西和唐刀、酒壶之类的都放到了一旁,让姓莫的藏友代为看管。

    上手摸了一把,沈文信看到了一个虚影宝箱,内心惊讶万分,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

    宝箱的品级达到了五品左右,呼之如初、栩栩如生的白鹇,惹得沈文信激动难抑。也没有当即打开,而是似模似样皱着眉头,说道:“哥们,这件瓷器多少?”

    “这边的,两百吧!”

    “哦,那你收好。”沈文信也不解释,拿着这尊瓷器,直接离开了这家地摊,连让莫老哥代管的东西都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