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万尼乌斯的指导下日耳曼人开始在村落间开辟通道建筑铺石路,但这些方便快速调动军队的通道毕竟还只是局限于战争议会诸部之内。而卡狄人北方的茂密山林,因为并没有什么适合聚居的地方,便成为了连续走上五六天也不会见到聚居点的天然屏障。
这样的区域显而易见的不适合大军通行——和行军相比,携带了大量补给辎重的日耳曼战士们每天需要承担的最大的任务还是开路。
即便万尼乌斯的队伍里有数千柄好斧子,但那毕竟是砍人用的,不能用来砍树。
而万尼乌斯虽然为了挖掘壕沟、开垦新田而“发明”了工兵铲、大锯、大木槌等一系列工程用工具,但毕竟都是用于土木工程建设的,用在开路上也并不见得特别有效。
无奈之下,万尼乌斯只好将麾下精锐战士分成若干批次,轮流在前面开路——即便如此,大军前进的速度也不过每天十几里地而已。
到了第十天的时候,万尼乌斯和他麾下的军队才终于穿越了大森林,在他们身后留下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这条大道虽然不是铺石路,却也是由上万兵士开辟出来的新通道。
而这个时候,万尼乌斯麾下所携带的干粮,加上一路上在森林里狩猎所得的食物,也已经全部耗尽。
不过,幸运的是,这个时候,万尼乌斯也已经看到了日耳曼聚落标志性的无人荒地——因为日耳曼人从不在村落周围修筑围墙栅栏,再加上他们对于田地的耕种也不是很用心,更没有地标边界的概念,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对聚落的保护就是聚落外围大片的无人荒地。
荒地没有遮蔽,而且面积广大,所以如果有人试图进攻聚落,在很远的距离上就会被发现,使得聚落里的人们可以迅速的作出反应——武装起来准备战斗,或是收拾东西战略转移。
因此,看到面前的荒地,和远处村落的影子,万尼乌斯麾下的战士们便禁不住发出齐声欢呼。
然而,万尼乌斯却丝毫也高兴不起来——按照日耳曼人的传统,聚落越大,荒地的面积也就越大——眼前这个聚落的荒地,居然一眼就能看到聚落,显然也不是什么大聚落,能够有个百来户人家就不错了,根本不可能为自己麾下近两万大军提供足够的饮食供给。
不过到了这时候,万尼乌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当下叫麾下上万兵马分散开,沿着荒地边缘散开突进,防止敌人提前跑掉。
但是使万尼乌斯感到吃惊的是,看到自己的队伍散布开来,这个聚落里的人不但并不逃跑,反而擂响牛皮战鼓,集结了队伍冲出了村落。
但是随后,万尼乌斯就看到了敌人村落里升起的冲天烟柱。
这个发现顿时让万尼乌斯蛋疼不已——再跟日耳曼人多打几年仗,自己作为后世来人这点小手段就全让他们学去了!
显而易见的,敌人这是一边结阵御敌,一边点燃烟柱召集临近聚落的兵士前来增援。
要知道,日耳曼人的很多物资,急切间不可能全部带走,如果他们逃跑,势必会损失很多,而结阵抵御,虽然会承受一些损失,但如果能将来犯敌军全部歼灭,那么通过收缴敌人的武器装备,也许还能略有盈余。
当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和万尼乌斯对兵士的安排有关。
之前为了开路方便,万尼乌斯将士兵安排成百人一列,整齐的前进开路。眼下自己这边的队伍虽然在展开,但是真正出了树林的也不过千把人——在远处负责瞭望的日耳曼人看来,自己这边的队伍怕是也就千把人。
如果对面村落里有个一百户,就能抽出两百多战士,结成密集阵列死守虽然不可能获胜,要支撑一段时间却不是问题。
而只要周围再有那么五六个同样规模的村落,就能派出上千战士,而且很快就能赶来支援——到时候如果自己麾下真的只有千把人的军队,战斗就会变成僵局。
甚至,如果周围有一两个规模大一些的聚落,可能就会有超过两千的战士赶来,到时候自己的军队就完蛋了。
这么想着,万尼乌斯突然举手喝止了后面正在迅速离开丛林向着荒地展开的战士们——既然敌人基于错误的判断做出了错误的决策,而自己麾下的兵力远超敌人的预期,那么为什么自己不来个围点打援呢?
这样的区域显而易见的不适合大军通行——和行军相比,携带了大量补给辎重的日耳曼战士们每天需要承担的最大的任务还是开路。
即便万尼乌斯的队伍里有数千柄好斧子,但那毕竟是砍人用的,不能用来砍树。
而万尼乌斯虽然为了挖掘壕沟、开垦新田而“发明”了工兵铲、大锯、大木槌等一系列工程用工具,但毕竟都是用于土木工程建设的,用在开路上也并不见得特别有效。
无奈之下,万尼乌斯只好将麾下精锐战士分成若干批次,轮流在前面开路——即便如此,大军前进的速度也不过每天十几里地而已。
到了第十天的时候,万尼乌斯和他麾下的军队才终于穿越了大森林,在他们身后留下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这条大道虽然不是铺石路,却也是由上万兵士开辟出来的新通道。
而这个时候,万尼乌斯麾下所携带的干粮,加上一路上在森林里狩猎所得的食物,也已经全部耗尽。
不过,幸运的是,这个时候,万尼乌斯也已经看到了日耳曼聚落标志性的无人荒地——因为日耳曼人从不在村落周围修筑围墙栅栏,再加上他们对于田地的耕种也不是很用心,更没有地标边界的概念,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对聚落的保护就是聚落外围大片的无人荒地。
荒地没有遮蔽,而且面积广大,所以如果有人试图进攻聚落,在很远的距离上就会被发现,使得聚落里的人们可以迅速的作出反应——武装起来准备战斗,或是收拾东西战略转移。
因此,看到面前的荒地,和远处村落的影子,万尼乌斯麾下的战士们便禁不住发出齐声欢呼。
然而,万尼乌斯却丝毫也高兴不起来——按照日耳曼人的传统,聚落越大,荒地的面积也就越大——眼前这个聚落的荒地,居然一眼就能看到聚落,显然也不是什么大聚落,能够有个百来户人家就不错了,根本不可能为自己麾下近两万大军提供足够的饮食供给。
不过到了这时候,万尼乌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当下叫麾下上万兵马分散开,沿着荒地边缘散开突进,防止敌人提前跑掉。
但是使万尼乌斯感到吃惊的是,看到自己的队伍散布开来,这个聚落里的人不但并不逃跑,反而擂响牛皮战鼓,集结了队伍冲出了村落。
但是随后,万尼乌斯就看到了敌人村落里升起的冲天烟柱。
这个发现顿时让万尼乌斯蛋疼不已——再跟日耳曼人多打几年仗,自己作为后世来人这点小手段就全让他们学去了!
显而易见的,敌人这是一边结阵御敌,一边点燃烟柱召集临近聚落的兵士前来增援。
要知道,日耳曼人的很多物资,急切间不可能全部带走,如果他们逃跑,势必会损失很多,而结阵抵御,虽然会承受一些损失,但如果能将来犯敌军全部歼灭,那么通过收缴敌人的武器装备,也许还能略有盈余。
当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和万尼乌斯对兵士的安排有关。
之前为了开路方便,万尼乌斯将士兵安排成百人一列,整齐的前进开路。眼下自己这边的队伍虽然在展开,但是真正出了树林的也不过千把人——在远处负责瞭望的日耳曼人看来,自己这边的队伍怕是也就千把人。
如果对面村落里有个一百户,就能抽出两百多战士,结成密集阵列死守虽然不可能获胜,要支撑一段时间却不是问题。
而只要周围再有那么五六个同样规模的村落,就能派出上千战士,而且很快就能赶来支援——到时候如果自己麾下真的只有千把人的军队,战斗就会变成僵局。
甚至,如果周围有一两个规模大一些的聚落,可能就会有超过两千的战士赶来,到时候自己的军队就完蛋了。
这么想着,万尼乌斯突然举手喝止了后面正在迅速离开丛林向着荒地展开的战士们——既然敌人基于错误的判断做出了错误的决策,而自己麾下的兵力远超敌人的预期,那么为什么自己不来个围点打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