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愿意提供全部的情况,而且还能游说其他人一起倒戈,如果明军打算进攻,他们愿意提供掩护和带路,但不参与战斗。
至于严光想要的,其实也不多,首先便是不追究他叛乱的责任,其次他要求得到游击将军的职位,再者就是三万两白银,只要答应这些,他就阵前倒戈。
刘泽清觉得这是个突破口,于是就开始跟他谈判起来,因为双方敌对的太久了,相互间很难建立起信任,所以谈判的时间很长,直到五月十八日,才最终敲定下来。
恰逢当时王道纯率军抵达,刘泽清想要发起进攻,肯定瞒不住王道纯,于是就将这个情况跟他说了,而且有了初步的进攻计划,结果王道纯很果断的就同意了,帮忙补完这个进攻计划。
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十九日的夜晚,他们就在内应严正的接应下,展开了对耿仲明部的进攻,正如计划的那样,战事开始进行的相当顺利。
不过叛军毕竟也是专业军队,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于是利用手头的火炮进行反击,其他的兵马也敢来支援,眼看无法获取更多的战果,刘泽清和王道纯就率军撤退了。
时候经过统计,此战斩杀叛军两千七百余人,俘虏三千余人,而且焚烧了叛军的粮草大营,叛军超过八成的粮草都堆放在这里,被焚烧一空。
战事结束后,他们就撤回了原本的驻地,继续保持对耿仲明部叛军的包围,防止叛军狗急跳墙。
也就是说,这一场战斗下来,俘虏加斩杀的叛军接近六千人,再加上反水的严正还有其他一些叛军,耿仲明的损失超过了七千人,还焚毁了叛军大部分的粮草,自身的损失还不到三百人。
的确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捷。
而这封信除了汇报这些,还有当时答应严光的条件,希望范景文这个山东巡抚能够批准。
看到这个,范景文有些恼怒,刘泽清这个家伙,居然没有将这么重要的消息上报,当时自己还在莱州,完全可以动用更多的兵马,组织一次更完美的进攻,一举将耿仲明全歼,而不只是重创了。
不过想了想,他又释然了,毕竟刘泽清打了一个大胜仗,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半个月内就能全歼耿仲明,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对于刘泽清没有上报这个情况的缘由,他已经有了个大概的猜测,首先是当初还没有与严正谈妥,再就是这刘泽清担心功劳被自己吞没了。
因为这样的事情可不少见,在大明朝,一场仗打赢了,那是因为文官运筹帷幄,指挥的好,至于武将充其量就是跑跑腿的功劳,功劳的大头还是归文官了。
但一旦打输了,那就是武将无能,作战不利,妥妥的背锅侠,承担战败的责任了。
对于这种现象,范景文是心知肚明,但他不打算改变这个局面,因为他自知没有这个能力,文贵武贱又不是一天两天了。
土木堡之变,武人勋贵集团和靖难功臣集团几乎被一网打尽,以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为代表的,有能力能挑大梁的老将基本上是全军覆没,再加上英宗皇帝更加偏向于文官,所以武将地位一落千丈,再也不能与问抗衡。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官的权势越来越大,不光从武将手中争夺权力,比如讲很多原本属于五军都督府的权利,争夺到了兵部,让五军都督府快成摆设了。
而且还争夺了很多原本属于皇帝的权力,武将们就更加不能和文官抗衡了。
一个正五品的兵备道,就能对正二品,统领上万兵马的总兵呼来喝去,因为兵备道卡着粮饷,由不得总兵不顺从,只要你敢不服,我就找借口不发放粮饷,到时候军中乱起来,朝廷降罪下来可是你这个总兵。
至于刘泽清为什么信任王道纯,主要还是实在躲不开,王道纯虽然只是正七品的山东巡按,但他手里的五千抚标营可不是摆设,想要瞒着干这些事情,几乎不可能。
其次王道纯身为御史,可以说是比较正直,为人刚正不阿,只要调查一下他的履历,就知道他做事相当的公道,没做过那些颠倒黑白的事情,不至于干这种吞没战功的事情。
至于严光想要的,其实也不多,首先便是不追究他叛乱的责任,其次他要求得到游击将军的职位,再者就是三万两白银,只要答应这些,他就阵前倒戈。
刘泽清觉得这是个突破口,于是就开始跟他谈判起来,因为双方敌对的太久了,相互间很难建立起信任,所以谈判的时间很长,直到五月十八日,才最终敲定下来。
恰逢当时王道纯率军抵达,刘泽清想要发起进攻,肯定瞒不住王道纯,于是就将这个情况跟他说了,而且有了初步的进攻计划,结果王道纯很果断的就同意了,帮忙补完这个进攻计划。
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十九日的夜晚,他们就在内应严正的接应下,展开了对耿仲明部的进攻,正如计划的那样,战事开始进行的相当顺利。
不过叛军毕竟也是专业军队,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于是利用手头的火炮进行反击,其他的兵马也敢来支援,眼看无法获取更多的战果,刘泽清和王道纯就率军撤退了。
时候经过统计,此战斩杀叛军两千七百余人,俘虏三千余人,而且焚烧了叛军的粮草大营,叛军超过八成的粮草都堆放在这里,被焚烧一空。
战事结束后,他们就撤回了原本的驻地,继续保持对耿仲明部叛军的包围,防止叛军狗急跳墙。
也就是说,这一场战斗下来,俘虏加斩杀的叛军接近六千人,再加上反水的严正还有其他一些叛军,耿仲明的损失超过了七千人,还焚毁了叛军大部分的粮草,自身的损失还不到三百人。
的确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捷。
而这封信除了汇报这些,还有当时答应严光的条件,希望范景文这个山东巡抚能够批准。
看到这个,范景文有些恼怒,刘泽清这个家伙,居然没有将这么重要的消息上报,当时自己还在莱州,完全可以动用更多的兵马,组织一次更完美的进攻,一举将耿仲明全歼,而不只是重创了。
不过想了想,他又释然了,毕竟刘泽清打了一个大胜仗,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半个月内就能全歼耿仲明,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对于刘泽清没有上报这个情况的缘由,他已经有了个大概的猜测,首先是当初还没有与严正谈妥,再就是这刘泽清担心功劳被自己吞没了。
因为这样的事情可不少见,在大明朝,一场仗打赢了,那是因为文官运筹帷幄,指挥的好,至于武将充其量就是跑跑腿的功劳,功劳的大头还是归文官了。
但一旦打输了,那就是武将无能,作战不利,妥妥的背锅侠,承担战败的责任了。
对于这种现象,范景文是心知肚明,但他不打算改变这个局面,因为他自知没有这个能力,文贵武贱又不是一天两天了。
土木堡之变,武人勋贵集团和靖难功臣集团几乎被一网打尽,以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为代表的,有能力能挑大梁的老将基本上是全军覆没,再加上英宗皇帝更加偏向于文官,所以武将地位一落千丈,再也不能与问抗衡。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官的权势越来越大,不光从武将手中争夺权力,比如讲很多原本属于五军都督府的权利,争夺到了兵部,让五军都督府快成摆设了。
而且还争夺了很多原本属于皇帝的权力,武将们就更加不能和文官抗衡了。
一个正五品的兵备道,就能对正二品,统领上万兵马的总兵呼来喝去,因为兵备道卡着粮饷,由不得总兵不顺从,只要你敢不服,我就找借口不发放粮饷,到时候军中乱起来,朝廷降罪下来可是你这个总兵。
至于刘泽清为什么信任王道纯,主要还是实在躲不开,王道纯虽然只是正七品的山东巡按,但他手里的五千抚标营可不是摆设,想要瞒着干这些事情,几乎不可能。
其次王道纯身为御史,可以说是比较正直,为人刚正不阿,只要调查一下他的履历,就知道他做事相当的公道,没做过那些颠倒黑白的事情,不至于干这种吞没战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