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孔有特地让卫所兵都上了南城墙,就是给吴军一种他很弱的假象,让吴军想着先攻克这里,然后他准备在这里坚守几天,消耗吴军的士气和战斗力,等到他们疲惫不堪的时候,福山城内的四千多人的大军,就可以出来决战了。
至于隐匿塔山之中的另外一只兵马,则是准备从东侧包抄到南边,切断吴军的后路,那个时候,估计百洞山那边,应该也把那一部分的吴军消灭干净了,然后从西边堵住吴军的对撸,这个时候就是四面合围了,吴安邦这两万大军是插翅难逃了。
不过看样子,那些盐枭已经被安排去伐木了,看来刘远航是打算今天就开始攻城,果然是个暴躁老哥,一激就怒啊。
为了确保计划顺事实,孔有德当然不能让他们得逞“毛承福,你不是一直想战斗吗?现在该你上场了,你的目标就是那些伐木的队伍,给你四百人,出城之后分散出击,这次我不要俘虏!”
“属下遵命!”毛承福拱手领命,然后就下城楼准备出战了。
不多久,奇山城东西两座城门大开,四百骑兵分别从两座城门飞奔而出,杀向正在砍伐树木的盐枭们。
这一次突然袭击出乎刘远航的意料,他没有想到,这股叛军居然还敢主动出击,原本以为可以修整一段时间,等盐枭们打造好了攻城器械,然后就可以一局攻下这座小城了,结果叛军还真不把他放在眼里。
既然叛军已经主管出击了,他还能干瞪眼看着他们袭杀那些盐枭们不成,尽管他对这些盐枭很瞧不起,但是用来当挡箭牌还是不错的,于是在刘远航的命令下,之前跑到城墙外叫嚣的骑兵们,也奔向毛承福的骑兵,准备迎战了。
在刘远航的骑兵抵达战场之前,毛承福这边已经大开杀戒了,那些盐枭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杀的溃不成军,也不对,他们原本就不成军。
虽然吴安邦给了这些盐枭们将功赎罪的机会,但不表示他新人这些盐枭,所以也不会给他们配备战马,就是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吴安邦的保险举措,此刻却成为了盐枭们的催命符。
在热兵器大规模应用之前,骑兵永远是碾压步兵的存在,相比于步兵,骑兵有着更强的机动性,更充沛的体力,更强的防护,更高的攻击位置,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远胜于步兵。
尽管也有少数步兵战胜骑兵的例子,但就因为他是少数,才会被记载下来,就像绝大多数以多胜少的战斗都不会在史书上留下印记,但以少胜多却会被浓墨重彩的书写,因为他发生的几率不大,很有记载的意义啊。
很不幸,这些盐枭并不是那种小概率的情况,面对有组织的骑兵冲锋,他们本能的依靠手中的兵器进行格挡,然而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挡开了骑兵的第一把刀,但是躲不过第二个骑兵挥动的马刀。
选择抵抗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都选择了逃跑,他们知道根本打不过骑兵,然而,逃跑并没有多用处,一个又一个盐枭拼尽全力的逃跑,依旧是被毛承福带着骑兵们追上,然后从后面就是全力一劈,前者轰然倒地,生死不知。
一时间,这些盐枭被杀的鬼哭狼嚎,甚至有些人直接跪在地上乞求投降,但毛承福并没有因此绕过他们一名,因为孔有德说过,这些盐枭各个该杀,没必要留俘虏,留着也是浪费粮食。
盐枭,其实和后世的毒贩们很像,但也有所不同,因为他们贩卖的是私盐。
自古以来,因为贩盐的高额利润,食盐的销售权往往都掌控在最高统治者手中,因为食盐的成本低,售价高,又是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大,可以为朝廷带来大量的收入,甚至有些时候能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在这么高的利润刺激下,总有些人会铤而走险,贩卖私盐牟利,盐枭也就由此诞生了,他们低价购买盐户或者其他百姓偷偷煮出来的食盐,然后以低于官盐的价格贩卖出去,获取巨额利润。
这种行为就相当于偷朝廷的钱啊,朝廷如何能够容忍,无论是地方官府,还是盐检司巡检司,只要抓到私自贩卖食盐的,直接斩首示众,这也就让盐枭成为了一个高危职业。
为了躲避朝廷的抓捕,免得被砍头,他们就会招揽一些亡命之徒,对抗官府和盐检司,慢慢地,他们的实力越来越强,也就不是单纯的从百姓手中购买食盐了,既然我们连官府都不怕,还怕你普通百姓不成,直接改明抢了。
食盐是百姓们好不容易熬出来的,怎么可能轻易的交出去,双方发生打斗,血案就此发生,盐枭们尝到甜头后,就不光是抢盐了,也会抢其他之前的东西,杀人越货也成了家常便饭。
孔有德觉得后世有句话放在这些盐枭身上也很适用,如果把这些盐枭全杀了,那肯定会有冤枉的,但如果隔一个杀一个,绝对会有大批漏网之鱼。
基于这种情况,孔有德给毛承福下的命令就是能杀多少杀多少,一个俘虏都不要,毛承福也忠实的执行者命令,催动着战马,和麾下的骑兵们高效的屠杀着这些盐枭。
至于隐匿塔山之中的另外一只兵马,则是准备从东侧包抄到南边,切断吴军的后路,那个时候,估计百洞山那边,应该也把那一部分的吴军消灭干净了,然后从西边堵住吴军的对撸,这个时候就是四面合围了,吴安邦这两万大军是插翅难逃了。
不过看样子,那些盐枭已经被安排去伐木了,看来刘远航是打算今天就开始攻城,果然是个暴躁老哥,一激就怒啊。
为了确保计划顺事实,孔有德当然不能让他们得逞“毛承福,你不是一直想战斗吗?现在该你上场了,你的目标就是那些伐木的队伍,给你四百人,出城之后分散出击,这次我不要俘虏!”
“属下遵命!”毛承福拱手领命,然后就下城楼准备出战了。
不多久,奇山城东西两座城门大开,四百骑兵分别从两座城门飞奔而出,杀向正在砍伐树木的盐枭们。
这一次突然袭击出乎刘远航的意料,他没有想到,这股叛军居然还敢主动出击,原本以为可以修整一段时间,等盐枭们打造好了攻城器械,然后就可以一局攻下这座小城了,结果叛军还真不把他放在眼里。
既然叛军已经主管出击了,他还能干瞪眼看着他们袭杀那些盐枭们不成,尽管他对这些盐枭很瞧不起,但是用来当挡箭牌还是不错的,于是在刘远航的命令下,之前跑到城墙外叫嚣的骑兵们,也奔向毛承福的骑兵,准备迎战了。
在刘远航的骑兵抵达战场之前,毛承福这边已经大开杀戒了,那些盐枭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杀的溃不成军,也不对,他们原本就不成军。
虽然吴安邦给了这些盐枭们将功赎罪的机会,但不表示他新人这些盐枭,所以也不会给他们配备战马,就是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吴安邦的保险举措,此刻却成为了盐枭们的催命符。
在热兵器大规模应用之前,骑兵永远是碾压步兵的存在,相比于步兵,骑兵有着更强的机动性,更充沛的体力,更强的防护,更高的攻击位置,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远胜于步兵。
尽管也有少数步兵战胜骑兵的例子,但就因为他是少数,才会被记载下来,就像绝大多数以多胜少的战斗都不会在史书上留下印记,但以少胜多却会被浓墨重彩的书写,因为他发生的几率不大,很有记载的意义啊。
很不幸,这些盐枭并不是那种小概率的情况,面对有组织的骑兵冲锋,他们本能的依靠手中的兵器进行格挡,然而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挡开了骑兵的第一把刀,但是躲不过第二个骑兵挥动的马刀。
选择抵抗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都选择了逃跑,他们知道根本打不过骑兵,然而,逃跑并没有多用处,一个又一个盐枭拼尽全力的逃跑,依旧是被毛承福带着骑兵们追上,然后从后面就是全力一劈,前者轰然倒地,生死不知。
一时间,这些盐枭被杀的鬼哭狼嚎,甚至有些人直接跪在地上乞求投降,但毛承福并没有因此绕过他们一名,因为孔有德说过,这些盐枭各个该杀,没必要留俘虏,留着也是浪费粮食。
盐枭,其实和后世的毒贩们很像,但也有所不同,因为他们贩卖的是私盐。
自古以来,因为贩盐的高额利润,食盐的销售权往往都掌控在最高统治者手中,因为食盐的成本低,售价高,又是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大,可以为朝廷带来大量的收入,甚至有些时候能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在这么高的利润刺激下,总有些人会铤而走险,贩卖私盐牟利,盐枭也就由此诞生了,他们低价购买盐户或者其他百姓偷偷煮出来的食盐,然后以低于官盐的价格贩卖出去,获取巨额利润。
这种行为就相当于偷朝廷的钱啊,朝廷如何能够容忍,无论是地方官府,还是盐检司巡检司,只要抓到私自贩卖食盐的,直接斩首示众,这也就让盐枭成为了一个高危职业。
为了躲避朝廷的抓捕,免得被砍头,他们就会招揽一些亡命之徒,对抗官府和盐检司,慢慢地,他们的实力越来越强,也就不是单纯的从百姓手中购买食盐了,既然我们连官府都不怕,还怕你普通百姓不成,直接改明抢了。
食盐是百姓们好不容易熬出来的,怎么可能轻易的交出去,双方发生打斗,血案就此发生,盐枭们尝到甜头后,就不光是抢盐了,也会抢其他之前的东西,杀人越货也成了家常便饭。
孔有德觉得后世有句话放在这些盐枭身上也很适用,如果把这些盐枭全杀了,那肯定会有冤枉的,但如果隔一个杀一个,绝对会有大批漏网之鱼。
基于这种情况,孔有德给毛承福下的命令就是能杀多少杀多少,一个俘虏都不要,毛承福也忠实的执行者命令,催动着战马,和麾下的骑兵们高效的屠杀着这些盐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