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将要入镇,沈哲子昨夜已经从公主那里几封家信中得知,不过那信里还是商量的口吻,可是听杜赫这么说,原来都督府已经收到了确凿的诏令通知。可见皇太后心意已决,已经不容更改。
沈哲子一时间也是不知该要好笑还是该要愤怒,稍作沉吟后才说道:“且由他来,不必理会。”
“不必理会?”
杜赫听到这话,难免有些无法理解,严格说来,整个淮南郡都算是淮南王的封国,而淮南王作为皇帝的嫡亲兄弟,又是江东一众宗王中身份最为显重者。
如此二者加持,可以想见淮南王的到来,一定会给淮南乃至于整个江北都带来极大的影响,又怎么能够做到“不必理会”?是要完全无视,冷待淮南王的到来?
“是的,不必理会。淮南王今次入镇,本无使任在身,为的不过是我家新添小儿。届时府内家宴款待即可,我又怎么能因区区家事干扰目下繁忙王事。”
沈哲子讲到这里的时候,言中已经带上几分冷意。若是以往,他不介意与自家那日渐长进的岳母过上几招,但是眼下实在无心理会这种小动作。既然皇太后执意要让淮南王北上,他连回绝都懒得回绝。
杜赫听到这话,脸色便有几分为难,他能够感受到大都督那种已经极不耐烦的心情。当然以大都督眼下的权位时誉,的确已经不必介意一两个虚荣宗王的干涉,但他作为府下属官,也不得不想得更多。
淮南王北进入镇,目的如何暂且不论,最大意义还是所传递出来的信号。淮南从立镇伊始诸事便全由大都督一手掌握,整个淮南也只存在大都督这一个声音。如今淮南王北上,暗示味道便十足,是否意味着台城包括苑中对淮南过往的状态已经达到一个忍耐的极限?
尤其随着都督府职权越发显重,而掌握着上层管理权的满打满算不过只有大都督并其麾下几十名高低不等的属官,其中还包括许多不在法礼编制的临时职任。就算是这些人,也不能说就完全唯大都督马首是瞻而心无贰念。
淮南王的到来,会不会给这些人传递出什么不好的信号,让他们立场发生偏转?这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最起码的一点,淮南名义上乃是淮南王的封国,淮南王如果想要派遣一些家臣入驻,这是都督府都不能拒绝的。
所以在杜赫看来,最好是把淮南王这个变数隔离在外,最起码在眼下这个急于消化战果的当空,哪怕仅仅只是为了避免人心浮躁、无心于事,也不该让淮南王进入寿春。
杜赫的忧虑,沈哲子考虑的更加透彻,虽然人心莫测,但过往这些年他已经做了许多努力,如果还不能将淮南核心人心巩固稳定住,那实在太失败。
如今的他,已经不必诸事忍让,留有余地,如果淮南王仅仅只是单纯的家事来访,他自然家宴以待。如果真有挖墙脚的意图和尝试,他不介意将那些被挖的松动的砖瓦捣成碎片让淮南王打包带走!
人的底线是逐次提高,这无关乎是否小人得志,到了一定阶段,便需要有相匹配的态度和手段。这一点沈哲子很清楚,但江东众人不清楚,这就是分歧和冲突滋生所在。他们仍以旧日做派来对待沈哲子,所能收获到的结果,唯有挫败!
“这一件事,道晖不必操劳,只在镇中稍作通报即可。稍后我会让家人南下迎接淮南王,镇中一应职任事务照旧,无需调整。”
沈哲子又吩咐了一声,转而又问道:“郗公那里,近日可有讯息传来?”
听到沈哲子这么说,杜赫纵有隐忧,也只能暂且放下此事,回答道:“是,郗公近来确是频有问询,至于镇中所获战报,也都第一时间发往淮阴。”
“这是应该的,今年北进能够如此顺利,徐州助战功不可没。郗公能抛却门户之见,使得两镇王师能有精诚合作,若非确是年事已高,我真不舍得郗公离镇。”
沈哲子这么说,倒也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眼下接受徐州于他而言并非是一个最好时机。虽然如此一来,他能直接管理调度徐州各项事务,但也因此更受瞩目猜疑,难免要有所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处理中原事务。
不过这也算是有得必有失,而且此前铺垫已足,没有必要为了所谓避嫌便放弃这一唾手可得的大镇:“郗公助我良多,如今大势已定,我是该当面致谢。只可惜我眼下仍无从容东进的闲暇,稍后可发信淮阴,若是郗公得宜,不妨入镇面谈。”
“我记下了,会尽快安排。”
杜赫听到这里,也是越发有感于如今都督府的强势,往年北上,淮南新立,大都督在郗公等老臣重将们面前,也仅仅只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后进晚辈而已。可是如今时过境迁,类似郗鉴这样的年高重臣,都是召之即来。
沈哲子一时间也是不知该要好笑还是该要愤怒,稍作沉吟后才说道:“且由他来,不必理会。”
“不必理会?”
杜赫听到这话,难免有些无法理解,严格说来,整个淮南郡都算是淮南王的封国,而淮南王作为皇帝的嫡亲兄弟,又是江东一众宗王中身份最为显重者。
如此二者加持,可以想见淮南王的到来,一定会给淮南乃至于整个江北都带来极大的影响,又怎么能够做到“不必理会”?是要完全无视,冷待淮南王的到来?
“是的,不必理会。淮南王今次入镇,本无使任在身,为的不过是我家新添小儿。届时府内家宴款待即可,我又怎么能因区区家事干扰目下繁忙王事。”
沈哲子讲到这里的时候,言中已经带上几分冷意。若是以往,他不介意与自家那日渐长进的岳母过上几招,但是眼下实在无心理会这种小动作。既然皇太后执意要让淮南王北上,他连回绝都懒得回绝。
杜赫听到这话,脸色便有几分为难,他能够感受到大都督那种已经极不耐烦的心情。当然以大都督眼下的权位时誉,的确已经不必介意一两个虚荣宗王的干涉,但他作为府下属官,也不得不想得更多。
淮南王北进入镇,目的如何暂且不论,最大意义还是所传递出来的信号。淮南从立镇伊始诸事便全由大都督一手掌握,整个淮南也只存在大都督这一个声音。如今淮南王北上,暗示味道便十足,是否意味着台城包括苑中对淮南过往的状态已经达到一个忍耐的极限?
尤其随着都督府职权越发显重,而掌握着上层管理权的满打满算不过只有大都督并其麾下几十名高低不等的属官,其中还包括许多不在法礼编制的临时职任。就算是这些人,也不能说就完全唯大都督马首是瞻而心无贰念。
淮南王的到来,会不会给这些人传递出什么不好的信号,让他们立场发生偏转?这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最起码的一点,淮南名义上乃是淮南王的封国,淮南王如果想要派遣一些家臣入驻,这是都督府都不能拒绝的。
所以在杜赫看来,最好是把淮南王这个变数隔离在外,最起码在眼下这个急于消化战果的当空,哪怕仅仅只是为了避免人心浮躁、无心于事,也不该让淮南王进入寿春。
杜赫的忧虑,沈哲子考虑的更加透彻,虽然人心莫测,但过往这些年他已经做了许多努力,如果还不能将淮南核心人心巩固稳定住,那实在太失败。
如今的他,已经不必诸事忍让,留有余地,如果淮南王仅仅只是单纯的家事来访,他自然家宴以待。如果真有挖墙脚的意图和尝试,他不介意将那些被挖的松动的砖瓦捣成碎片让淮南王打包带走!
人的底线是逐次提高,这无关乎是否小人得志,到了一定阶段,便需要有相匹配的态度和手段。这一点沈哲子很清楚,但江东众人不清楚,这就是分歧和冲突滋生所在。他们仍以旧日做派来对待沈哲子,所能收获到的结果,唯有挫败!
“这一件事,道晖不必操劳,只在镇中稍作通报即可。稍后我会让家人南下迎接淮南王,镇中一应职任事务照旧,无需调整。”
沈哲子又吩咐了一声,转而又问道:“郗公那里,近日可有讯息传来?”
听到沈哲子这么说,杜赫纵有隐忧,也只能暂且放下此事,回答道:“是,郗公近来确是频有问询,至于镇中所获战报,也都第一时间发往淮阴。”
“这是应该的,今年北进能够如此顺利,徐州助战功不可没。郗公能抛却门户之见,使得两镇王师能有精诚合作,若非确是年事已高,我真不舍得郗公离镇。”
沈哲子这么说,倒也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眼下接受徐州于他而言并非是一个最好时机。虽然如此一来,他能直接管理调度徐州各项事务,但也因此更受瞩目猜疑,难免要有所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处理中原事务。
不过这也算是有得必有失,而且此前铺垫已足,没有必要为了所谓避嫌便放弃这一唾手可得的大镇:“郗公助我良多,如今大势已定,我是该当面致谢。只可惜我眼下仍无从容东进的闲暇,稍后可发信淮阴,若是郗公得宜,不妨入镇面谈。”
“我记下了,会尽快安排。”
杜赫听到这里,也是越发有感于如今都督府的强势,往年北上,淮南新立,大都督在郗公等老臣重将们面前,也仅仅只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后进晚辈而已。可是如今时过境迁,类似郗鉴这样的年高重臣,都是召之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