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契约还是请的前庄里,白老先生来写的,人证物证俱全,也不怕他跑了。”

    一个人妇人,忍不住插了一句;“也不知他们家的县子,是如何想的,

    竟然要将田地都归拢到一起,听说是,以后都要种稻谷,咱们蓝田又不比南方水多,

    还动不动就大旱,就是有河道里的水,碰上旱灾年,人都吃不饱饭,谁有力气和空闲,天天去担水浇地?这不是瞎胡闹吗。”

    “可不是嘛他嫂子,最近还在修造河道,说是要弄什么水车,将河里的水抽上来浇地呢。

    这得买多少牛来拉?要我说呀,那县子还年轻,不知深浅轻重,

    定是有下头人在教唆,那老县男留下的家业再大,能经得起这般折腾?

    一亩地二十个大钱,都要县男府里出,老县男留下的那些,这次怕是要败个干净咯。”

    人群里纷纷又开始讨论,那老县男一去,继承家业的小郎君,恐怕不要多久,就能把家业挥霍个七七八八了。

    同样的场景,在几十里方圆的庄子里,相继上演。

    快过年了,百姓们左右无事,这李家庄的庄户们,置地换地,已经是整个蓝田,最大的新闻了。

    李钰今天依旧是雷打不动九点起床,梳洗打扮一番,才去了前院前厅,吃着丰盛的早餐,听着李忠,李义汇报工作进度。

    李义昨晚被呵斥了一顿,今日吓的不太敢说话,站在一边小心谨慎的伺候着。

    大管事李忠一句一句的报告;

    “启禀郎君,昨日,李义使人通传了几个庄子,大家得知郎君回府,就要安排那一亩地一百钱的补偿,都非常开心。

    下人们也都把话带到了各家各户,今日申时,就会来府里登记造册,领取银钱,估摸着置换的事,三两天就可差不多了。”

    “那,柳叔呢,去长安拉银钱的车队可出发了?”

    “回郎君,天不亮就走了,这会恐怕是已经到了长安。

    两百多个沙场里下来的老府兵,尽皆出动,连林管事的阿耶,都被调动去了。

    如此多的人马,保管叫那银钱马车,安然无恙的归来,家主不必担心。”

    李钰不屑一顾的表情满脸;

    “不就是一亩地一百钱吗,都以为府里拿不出来?真小家子气。”

    “都是些小门小户的,鼠目寸光,家主不用和他们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