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卯正。

    燕京城门。

    士卒们合力拉动厚重的城门。城门绕轴而动,缓缓向内打开。

    彻底打开城门到部署路障等事宜完毕,还经耗费一段时间,趁着这短暂停歇,主管登记核查的老吏笼袖闭目养神。

    今儿是三月三,上巳节。城外的百姓要来赶集购买节日所需物品,城内的年轻男女结伴踏青野游。来来往往商旅行人众多,搜查任务不减反重,官署需比往常更加警惕。

    老吏昨晚没休息好,早起时两只眼睛迷瞪瞪,瞧不太清东西。他闭目养神片刻,感觉好上不少。

    老吏手持笔簿朝外走,他身后的署吏们鱼贯而出,分列城门入口两侧登记。

    外头官道上聚集了大批商人队伍和百姓,他们看到署吏们出来,站起身整点东西,一个个按秩序排队在入口处检查,搜查后放行。

    入城的人云集此处,乌压压的一大片,士卒又搜查地格外仔细,队伍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挪动。期间嘈杂喧嚣声不止。队伍中排了一对母女,她们是来自附近村落的村户,男人忙春耕抽不开身,所以由女人出门置办东西。

    女人背着孩子,伸长脖子频频眺望城门上的刻漏——辰初了。但队伍还有老长一截。她渐渐焦躁,又怕女儿一会儿哭闹起来,从怀里拿出绢布裹着的白面馍馍给女儿吃。

    小丫头啃一口馍馍,扒在背篓边上瞅着这个世界。她快满三岁,还是第一次跟着阿娘到城里来。原来“城里”有这么多人,比她住的整个村庄的所有人加起来还多;他们有些人穿着不寻常的衣服,头上戴着的围巾高高尖尖的,像田地里的水稻。

    如果她再大点,就知道这边檐打卷儿的高帽叫白题,头上戴毡帽的人都是主营西北边塞买卖的商人,他们受异地民俗同化,习惯了“另类”的穿衣风格。

    老吏抽空瞥了眼刻漏,皱起眉头,辰初便这么多人了。要知道按以往惯例,巳时之后,进出城内外的人齐齐蜂拥而至,燕京九处城门连翩车马盈街,路口不堵起来才怪咧。

    老吏担心届时人多眼杂,催促小吏们加快动作,尽快疏散官道上滞留的人群。忽然间,老人隐隐听到一阵沉闷的声音。

    老吏竖起耳朵,那传来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像边塞战场上的鼓点一样急促密实,兵贵先声——干戈尚未交撞,蓄势已磅礴惊人。

    一队黑骑从远方驰骋而来。只消弹指功夫,众人方才反应过来,他们便临至城下。在即将靠近队伍的间隙,精骑迅速扯动缰绳,前一刻驰骋的战马骤然变得温驯,狂奔的铁蹄减缓速度。

    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队形没有丝毫变化,以平和的步伐继续前行。

    这支骑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不超过二十人的骑队却威势惊人。骑兵们端坐马背上,脊背挺直,全身上下包括口鼻处被铁甲片覆盖得严严实实,唯一能见到的,只剩下一双锐利眼睛。

    半月以来风餐露宿让甲胄染上尘土,但在烈日下依然闪耀出金属的坚硬光泽。刀光剑影尚未出鞘,却不妨碍强悍、勇武的气息扑面而来。

    行人们这才醒神,连忙左右避让,腾出一条宽敞道路。老吏一招手,身后的士卒立刻抬起拒马,设置荆棘路障。

    战马鼻息吭哧、吭哧地喘着粗气,在靠近城门的位置停下。

    将士入城接受排查是惯例,老吏不敢延误军机,当即派人检查过所文书。署吏刚迈出一步,紧随领队其后的副将扬起一块令牌,阻止了干吏靠近。

    老吏下意识感到此物非同小可,可他今起老眼昏花,人脸瞧着都模糊,何况一块黑黢黢的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