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说,杨有福却更觉得惭愧,弯下的腰久久不敢抬起。

    “真是呆子,你就这么待着吧!”云公子一甩衣袖,扬长而去。

    杨有福刚一抬头,白玉鸣已快步赶了上来。

    “二弟,走啊!”他出声提醒,杨有福这才发现,远处的人群已消失在小道的云雾里。

    登上天明山并不难,虽然小道崎岖,可毕竟让人充满了期待。

    不多时,杨有福随着人流登上山顶。眼前是一块中央微凹的石台,长宽五十丈余。

    中央凹陷处有一弥碧水,清澈见底,有野鸟飘于水面。

    石台朝南一侧略高,一棵茶树碧绿如盖,树杆不过碗口粗细,枝干斑驳,有青苔覆于其上。

    石台最北侧,临崖耸立着一座草庐,屋顶茅草金黄,庭前木柱呈古铜色。

    茅屋周围绿树环绕,几杆青竹苍翠欲滴。屋前篱笆围起半亩方圆的小院,有石桌一张,石墩几个。两侧分成几块田地,畦洼里青菜长得茂盛。

    院前是一个青石广场,略显不平,石缝里开满了野花,占地莫约两三亩。

    再往前就到了碧水边,一座弯弯曲曲的木廊桥延伸到池子中央。桥的尽头立着一座木亭,一样金黄的茅草顶,古铜色的廊柱。

    此刻亭中端坐一人,白衣白裙,一头乌发散散的束在半腰间。白衣人身前的木案上放着一架古琴。

    芊芊十指动个不停,袅袅琴音如水流动。

    杨有福随着众人静静地待在广场一角,听着琴音,大气也不敢出。

    直到一曲终了,那亭中白衣女子方才抬起头,一双眼犹如寒星高照,扫过无数双眸。

    杨有福心里忽紧,眼帘就闭上了,再睁开时,那白衣女子已站在广场中央,拱手轻语。

    “蒙各位英雄抬爱,小女子感激不尽,今时此刻,更是良时,诸位请吧!”

    就见茅屋里走出四小童,拿着竹席,半盏茶的功夫不到,就围着广场四周铺好了席位。

    又变戏法似的在广场中央支起低矮长案。火炉、水壶、杯盏茶具无一不缺。

    众人分散开来,坐于席上。杨有福跟着李根宝也坐到了一角。

    眼看着众人坐定,一小童生起炉火。白衣女子环视一周,柔声道:“今年春雨尤多,天茗就丰瑞了些。故而,今次论道,前二十可各得天茗一罐。”

    她话音刚落,杨有福耳边就传来一片吸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