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所谓的农业革命,虽然因为年代久远而被人遗忘,但其实意义还远在工业革命之上!

    而另一些地区的人类却是原地踏步,仍然是使用石器的狩猎采集社会,继续在蒙昧中停留。

    从农业革命开始,全世界各地人类社会的差距,就被极大幅度地拉开了。这不仅有技术和物质上的差距,更有制度和秩序上的差距,还有心理和思维上的差距——毕竟,文明社会终究是要靠人来构成的。

    一些地区出现了辉煌的王国和帝国,另一些地区的人类则依然在部落酋长的带领下整天打猎。文明人和野蛮人的概念开始出现,两者的纠缠互斗和彼此融合,成为了相当一段岁月的历史主旋律。

    然后,在传统农业文明社会运转了几千年之后,工业革命又到来了。这是人类历史的又一次伟大飞跃,它不仅从根本上提升了社会的生产力,创造出巨量的社会财富,而且从根本上完成了社会的重大转型,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精神,以及社会结构和人的生存方式等等,无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因为农业社会的本质要求相对静止的社会和稳定的分工,而工业社会的本质却要求永远的创新和变化。

    所谓的工业革命,其实是不同层次的统一,首先是产业和经济革命,然后是社会革命,最后是文化革命。工业革命与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互为表里。如果没有社会革命的支撑,工业革命就无法最终完成。就像晚清那些只学西方技术、不肯变革政治体制和社会形态的洋务派,从一开始就注定会走向失败一样。所以不能把工业革命仅仅当做是产业革命,而应当从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着眼来进行全面把握。

    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看来,工业革命之前的那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自给自足,社会分工不发达,思想观念陈旧,迷信权威,惧怕变革,生活节奏缓慢、社会各阶层壁垒森严的农业社会,就已经是落后得让人难以忍受了。任何人想要从农业社会进化到工业社会,就必须在思想上接受机器大工业生产规则和社会化大生产秩序的约束,以及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熏陶,从而逐渐改变农民那种小生产的自由散漫性,与现代市民阶层在思想上、观念上、行为上逐步融合,逐步养成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现代的城里人之所以会普遍歧视乡下人,就是因为乡村里的很多散漫习惯,跟高度秩序化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不兼容。

    由此可见,即使在同一个社会里的农民和市民之间,就已经有着这样多难以填平的观念鸿沟。那么,如果换成是部落里的野蛮人,想要让他们适应工业文明,建设现代社会,又会出现什么样的难题呢?

    嗯,恐怕会让人感觉很绝望,因为在原始部落和文明社会,其最基本的生存逻辑就截然不同。

    一个原始部落的野蛮人,如果想要踏上成功之路,比拼的是什么素质?当然是野蛮、暴力和嗜血!

    在没有法律、道德和治安可言的洪荒时代,为了各自部落的生存,野蛮人必须不断进行血腥的争斗,想要得到大量的财富,更多的是依靠简单的暴力掠夺,包括打猎与打仗都是如此。从而在社会心理上,产生出对生产劳动者的鄙夷,对暴力和英雄的崇拜——几乎所有的未开化土著皆是如此,而且根深蒂固。

    但在工业化之后的现代文明社会,为了适应文化、技术和秩序的突飞猛进,却更需要那种遵纪守法、勤劳、高智商的公民。于是,在原始社会中诸多值得称道的优秀素质,比如说凶狠好斗、暴力嗜血、无法无天(也可以解释为勇于抗争),几乎都成了文明社会的破坏因子和潜在犯罪因素,必须都要予以淘汰才行。

    如此一来,准备踏上工业化之路的非洲人,首先就会绝望地发现,他们拥有全世界最低的智商。因为他们与澳洲、巴布亚和亚马逊等地的土著,都是世界上经历文明最少的人类社会,故也是世界上智商最低的一群人。哪怕是太平洋群岛上的波利尼西亚岛民,也因为航海远征的经验积累,而比他们更加聪明。

    其次,他们还有着世界上最懒惰的性格。在原始社会,通常是男性负责狩猎和战斗、女性负责持家和生育。一旦进入现代社会,非洲男性的狩猎、战斗分工职业自动消失,但却又不愿意进行劳动生产,于是就变得游手好闲,只有皮鞭和饥饿才能迫使他们勤快,这是深入基因的习性,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转。

    相比而言,在东亚的传统社会,就算是再怎么大男子主义,也普遍认为男人养女人天经地义、女人养男人堪称耻辱,从来没有倒过来的道理。西方传统上也是差不多,男尊女卑的前提条件就是女性免于参加生产劳动,一旦劳动力不足、职业女性大量出现,就必须要搞性别平等了。然而,到了非洲那些最原始的民族,女人养男人却简直已是理直气壮,女人累死,男人闲死,双方却都绝无半点不正常的感觉。但即使是非洲女人的勤劳程度,也仅仅停留在勉强可以维持其家庭生计的水平,而绝不会超出太多。这是因为原始时代不事积蓄的残留陋习:对于居无定所的游荡部落来说,太多的财富只是浪费精力而已。所以在现代人看来,原始人几乎个个都是懒汉。只有在进入文明社会,开始定居之后,人类才有了大量积蓄的习惯,

    第三.他们还拥有世界上最松散的纪律。传统的小农阶层就已经散漫的了,但部落时代的人类则更是不知纪律为何物。由于在原始时代,一个部落的人数最多也就是在几百人左右,所以他们也一直仅能够维持最多几百人规模的简单协作。由于在原始时代的部落里,不可能会有文明国家阶级社会那么繁琐严酷的法律和规矩,所以绝大部分野蛮人也生来就是放荡无羁的,不具备文明人对纪律和法令的那种天然敬畏。

    在现代各个文明社会的形成过程之中,统治阶层是依靠监狱、酷刑和军队,不断淘汰这种僭越性格的躁动分子,只留下敬小慎微的良民,才逐渐形成了严密稳固的社会秩序——不论这个社会秩序是先进还是落后。但如果连最起码的社会秩序都没有,只有一片纷乱的混沌,那么任何改良和进步也就都无从谈起了。

    第四,在非洲的落后地区,还有着全世界最碎片化的民族。因为他们与澳洲、巴布亚和亚马逊等地的土著,都是世界上经历文明最少的人类社会,甚至压根儿没有民族的概念,完全停留在最原始的部落时代。按照专家统计,总人数最多不过七十五万人的澳洲土著,就拥有五百种彼此无法沟通的语言。而热带非洲的情况也差不多。在连语言都无法沟通的情况下,一旦把社会规模放大到国家的尺度,就变成了迷你版的奥匈帝国,根本不可能具备什么整体观念和民族凝聚力,也缺乏彼此内部相互妥协、和平共融的精神。

    这样草草拼凑起来的国家,从一开始就不具备任何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向心力,注定只能是一盘散沙、动乱不休,没有整天打内战就已经是万幸了。至于社会改革和教育普及之类,更是没有推广的可能。

    第五,大多数相对落后地区的黑人,还拥有世界上最淡漠的责任感。不仅缺乏对国家和故乡的责任感,也缺乏对家庭和雇主的责任感。比如在现代的美国,黑人就是各个种族之中离婚率最高、单亲家庭最多、跟雇主矛盾最多的。而非洲国家的知识分子,其社会责任感和世界观普遍也要比东亚和欧美差上一个档次。

    第六,他们还有最滥用的暴力,因为原始社会就是个暴力解决一切矛盾的社会,所以现代黑人也是世界上使用暴力最随意频繁的一群人,但纪律性的欠缺,又让他们难以成为优秀的军人,也就是所谓的“怯于公战、勇于私斗”。结果就是那些好勇斗狠的黑人,普遍都喜欢去混****,成了文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第七,非洲人普遍有着极为糟糕的信用记录,各种说话不算话的事情早已广为人知。然而现代文明社会日益爆炸的信息流动,还有越来越复杂化的技术分工协作需要,却让信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贸易、交流、对话,都必须以信用为基石。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完蛋了,那么社会的进步也就成了笑话。

    在这样的情况下,非洲大多数国家想要搞工业化,就得进行极大幅度的补课——不仅仅是引进技术,还有语言、文字、社会观念等等都得补课。大概相当于是把人类历史上从原始社会到工业革命前夕这几千年里,西方世界所经历的各种苦难、死亡和社会动荡、矛盾对立,在很短的时间内再统统都重新品尝一遍,如果这样作死都还没翘辫子的话,那么才算是拿到了工业化之路的入场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