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
南京自古繁华,又叫金陵,石头城,孙权在这里建政,之后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均以此为都,繁盛之景不亚于长安洛阳,本朝太祖在淮西起兵,发展壮大之后在南京称帝,但靖难之役中,镇守北平的成祖朱棣夺取天下,遂迁都北平,南京改为应天府,为陪都,自此成为定制。
虽然是陪都,但因为扼守长江天险,掌控东南财赋,南京地位依然重要,大明在南京留了一套完整的中央政府机构,北京有的,六部、五寺、都察院等机构,南京也一应俱全,官员设置及品级也与北京的相应机构完全一样,从官阶上说,南京礼部尚书和北京礼部尚书是平等的。
唯一不同,南京没有皇帝的秘书机构,内阁。
南京各部衙门,除了兵部和户部,掌管东南的兵马和钱粮,是真正的实权衙门之外,其他都是摆设,多年来,只是负责养老,或者是给某些官员镀金。既如此,朝廷为什么不裁撤呢?
最大的原因是祖制,成祖当年定下的规矩,谁也不敢轻易废除,大明富有四海,养一些赋闲官员,并不是大问题,再者说,如果当初成祖的担忧成真,京师不幸被外族陷落,在京官员被一网打尽,那么南京的政府机构就可以立即发挥作用。
此外,在军事部署上,南京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兵力。和北京一样,南京也设有五军都督府,统领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虎贲左卫、江淮卫、济川卫、孝陵卫等等十八卫。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由南京镇守太监直接统领的锦衣卫。
按照大明卫所制,每卫下辖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又下辖十个百户所,每个百户所定额一百一十二人。这样算下来,十八卫的总兵力就应该达到十万人以上,这还不算南京周围附近的卫所官军和南京水师。
当然了,明中期以后,各地卫所缺额严重,远达不到兵册上的人数,南京也不例外,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南京的钱粮,凑出十万官军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也是张献忠不敢轻易攻打南京的原因。
历史上,清军南下时,南京城内以及周边卫所,一共有二十万大军,如果凭借坚城,绝对有一战的能力,只可惜,一矢未发,在软骨勋贵带领下,就都跪地投降了。
大明崇祯十七年,四月初七,晴。
一大早,南京就戒严了,十三处城门中,有六处控制人员出入。
很快,一个消息就在城中不胫而走---当今太子殿下,要到南京了!
……
江岸边,江风习习,旗帜招展。
旗帜下,南京勋贵,文臣,武将,加上上百名中高级官员排列如仪,肃立在码头边,恭迎太子殿下的到来。
站在最前的,乃是魏国公徐文爵,他身边是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同,以及南京六部尚书,再后面是隆平侯张拱日,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定远侯邓文囿,诚意伯刘孔昭等人。
忻城伯赵之龙虽然是南京留守,掌握南京的兵马,是南京的实权人物。但因为他只是一个伯。因此他和刘孔昭的位置,反倒是在后面。
礼炮,礼乐,十二杆大旗,各式仪仗都已经准备好,但等载着太子殿下的官船一到,就会鸣响---自成祖迁都,南京成为陪都以来,就再没有皇太子踏上过南京的地界,今日太子殿下代天巡狩,率领大军南下平贼,原本南京的官员都以为,太子殿下会直接到湖广,领军作战,但万万没有想到,前日忽然传来消息,那就是太子殿下忽然莅临扬州,而且还定了两淮盐运使丁魁楚的死罪,并且没有押回京师,而是直接就在扬州菜市口斩首了……
直接斩杀一个三品的盐运使,这可是大明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此外,太子还查抄了一批官员连同扬州四大盐商的全身家产。
南京。
南京自古繁华,又叫金陵,石头城,孙权在这里建政,之后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均以此为都,繁盛之景不亚于长安洛阳,本朝太祖在淮西起兵,发展壮大之后在南京称帝,但靖难之役中,镇守北平的成祖朱棣夺取天下,遂迁都北平,南京改为应天府,为陪都,自此成为定制。
虽然是陪都,但因为扼守长江天险,掌控东南财赋,南京地位依然重要,大明在南京留了一套完整的中央政府机构,北京有的,六部、五寺、都察院等机构,南京也一应俱全,官员设置及品级也与北京的相应机构完全一样,从官阶上说,南京礼部尚书和北京礼部尚书是平等的。
唯一不同,南京没有皇帝的秘书机构,内阁。
南京各部衙门,除了兵部和户部,掌管东南的兵马和钱粮,是真正的实权衙门之外,其他都是摆设,多年来,只是负责养老,或者是给某些官员镀金。既如此,朝廷为什么不裁撤呢?
最大的原因是祖制,成祖当年定下的规矩,谁也不敢轻易废除,大明富有四海,养一些赋闲官员,并不是大问题,再者说,如果当初成祖的担忧成真,京师不幸被外族陷落,在京官员被一网打尽,那么南京的政府机构就可以立即发挥作用。
此外,在军事部署上,南京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兵力。和北京一样,南京也设有五军都督府,统领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虎贲左卫、江淮卫、济川卫、孝陵卫等等十八卫。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由南京镇守太监直接统领的锦衣卫。
按照大明卫所制,每卫下辖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又下辖十个百户所,每个百户所定额一百一十二人。这样算下来,十八卫的总兵力就应该达到十万人以上,这还不算南京周围附近的卫所官军和南京水师。
当然了,明中期以后,各地卫所缺额严重,远达不到兵册上的人数,南京也不例外,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南京的钱粮,凑出十万官军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也是张献忠不敢轻易攻打南京的原因。
历史上,清军南下时,南京城内以及周边卫所,一共有二十万大军,如果凭借坚城,绝对有一战的能力,只可惜,一矢未发,在软骨勋贵带领下,就都跪地投降了。
大明崇祯十七年,四月初七,晴。
一大早,南京就戒严了,十三处城门中,有六处控制人员出入。
很快,一个消息就在城中不胫而走---当今太子殿下,要到南京了!
……
江岸边,江风习习,旗帜招展。
旗帜下,南京勋贵,文臣,武将,加上上百名中高级官员排列如仪,肃立在码头边,恭迎太子殿下的到来。
站在最前的,乃是魏国公徐文爵,他身边是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同,以及南京六部尚书,再后面是隆平侯张拱日,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定远侯邓文囿,诚意伯刘孔昭等人。
忻城伯赵之龙虽然是南京留守,掌握南京的兵马,是南京的实权人物。但因为他只是一个伯。因此他和刘孔昭的位置,反倒是在后面。
礼炮,礼乐,十二杆大旗,各式仪仗都已经准备好,但等载着太子殿下的官船一到,就会鸣响---自成祖迁都,南京成为陪都以来,就再没有皇太子踏上过南京的地界,今日太子殿下代天巡狩,率领大军南下平贼,原本南京的官员都以为,太子殿下会直接到湖广,领军作战,但万万没有想到,前日忽然传来消息,那就是太子殿下忽然莅临扬州,而且还定了两淮盐运使丁魁楚的死罪,并且没有押回京师,而是直接就在扬州菜市口斩首了……
直接斩杀一个三品的盐运使,这可是大明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此外,太子还查抄了一批官员连同扬州四大盐商的全身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