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鸿升是个懒惯了的人,能不自己动手的,就乐于交给别人,自己好当个甩手掌柜。

    这回的排练也是,自家四个夫人一齐上阵,他就逍遥自在的每日里这儿看看那儿转转,偶尔出言指导几句,日子过得消遣且自在。

    中间李丽质回宫看望爹娘,回来还说李世民在宫里偷偷练歌,还拉着长孙皇后和四妃听他唱,准备一鸣惊人。

    夏鸿升自然是笑得前俯后仰,更多的是觉着欣慰。

    大唐变得越来越好,变得越来越开化。这种大环境是会影响人的,大唐的朝廷,也正在慢慢变得更加开明。

    夏鸿升用了七年的时间,而后想来自己的生命还有好几个七年,到了那个时候,大唐又会是如何一番景象?不能不叫人浮想联翩,充满期待啊。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只怕说得就是如今这般模样了。

    夏鸿升张口接过月仙递过来的果脯时,心里面就是这么想的。

    正准备起身点评几句,外面却突然传来了喊声,却见门卫跑了进来。见他进来,夏鸿升就知道自己今日怕是消遣不成了。

    这门卫能这么匆忙跑来寻他的,也无非是宫里又传召了。

    夏鸿升起身,没等书院的门卫跑到跟前,就自己过了去,淡声道:“走吧。”

    出来书院,坐上马车,由宫中的禁卫驾车,朝长安城疾驰而去。

    到了宫里,见了李世民,也看见了他周围的将领,连同面前的沙盘。

    不用明言,看见沙盘上的地形,就知道是吐蕃的事情了。

    “吐蕃这么快就有动作了?”夏鸿升问道:“以长安路远,吐蕃使节这会儿怕是人还未回到逻些。看来是提前早有准备,书信一到,便即刻出兵了。这便更坐实了先前的推测。”

    众人听夏鸿升言先前之推测,也不疑问,想来李世民已然同他们说过。

    “来得正好。”李世民淡淡的笑了一下,神色稀松,抬手指了下沙盘,说道:“贤婿所料不差,吐蕃果犯松州。”

    夏鸿升并未说话,之前听苏定方说过,李世民已经提前有所准备,布下四路大军,要一举荡灭吐蕃。以夏鸿升看来,凭借如今大唐军队的战斗力,此战不算不得太大的战役,李世民没必要将自己召见过来。

    李世民却果然另有事情要吩咐,只听他对夏鸿升说道:“吐蕃不足为惧,所当谨慎者乃其地。贤婿曾言其地地势过高,关内之人贸然上去,会生出名曰‘高原反应’之疾。贤婿亦曾言有可解之法,如今可准备好了?”

    “回岳父大人,早已准备好了。”夏鸿升躬身行了一礼,说道:“无非就是地势过高,不能习惯。故而大军兵临吐蕃,切不可进军过快。一旦有人出现如头痛,疲倦乃至呼吸困难之症候,必停止行军,就地驻扎七日以上,待其症候消失,方可继续前行。地势愈高,愈加难以呼吸。药石无可根治,唯可缓解。故而再吐蕃之地用兵,可缓不可急。”

    “军阵之事,瞬息万变。不可疾之,如何能战?”当即便有人问道。

    夏鸿升知道定然会有人这么问,心下也早有打算,当下便笑道:“大军在松州同吐蕃交战,这地界是不会有这些症候的,如寻常即可。待吐蕃战败而退,大军不须急追,却也不舍,徐缓而行,一边适应当地地势,减少症候,一边等逻些内乱。吐蕃方勉强一统,根基不稳,故须同大唐一战,一则转移其内部争斗,一致对外,二则利用大唐对周边小国树威。大唐亦可反过来利用。逻些一乱,松赞干布后有追兵,前有乱军,南有无法逾越之山脉阻隔,唯有两向可去。泥婆罗小国,未必敢收他。只得往北,则大唐从凉州出兵,在原吐谷浑之地,今之青海道阻击,其无处可去也说来,小婿倒巴不得泥婆罗能收了松赞干布。”

    “泥婆罗……”李世民低头看看沙盘,摇头一笑:“吐蕃还未拿下,你就将算计打到了天竺身上,就不怕整个天下都说大唐霸道,一齐来同大唐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