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误(2/3)
“胡思乱想些什么呢?”王瑾晨拍向她的脑袋。
小环抬手摸了摸后脑勺,“您看啊,七姑娘为了救您连名声都可以不要,可是隔壁县的县令却因为妻子犯罪而当即休妻,半点夫妻情分都不念,这人和人啊,真是不能相比。”
王瑾晨望着不断有鸟儿飞来又不断飞走的桂树,“《法苑珠林》中有言:譬如飞鸟,暮宿高树,同止共宿,伺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即合,无缘即离,我等夫妇,亦复如是。”
“这话说的不对。”听着郎君的话小环却不认同的反驳道。
“哪里不对了?”王瑾晨扭过头疑道。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写书的道人一定没有仔细的观察过鸟儿,再说了他又没有读心术,就算他日日盯着也不会知道鸟儿心里想的到底是什么,那么大雁择偶一生终其不换又如何解释呢?”小环瞪着一双透亮的眸子,“还不是万物皆有灵,人也一样,只不过他有好坏之分与情深情浅,又如何能够一锤定音,敲下所有的事呢?”
王瑾晨盯着小环,旋即眯眼笑道:“小环要是个男儿,定能考取两榜进士。”
小环揣起双手昂首道:“哼,那是当然,好歹小奴也跟着郎君学了不少,不过小环才不要什么功名利禄,小环只要能侍奉在郎君身边就心满意足了。”
婢女才及笄不久,正是大好的青春待嫁之龄,“你总不能跟我一辈子的,等我事情定下就去找父亲将你的身籍要过来。”
“小奴不要,”小环蹲在王瑾晨膝前,“阿爷与阿娘都不在了,只有郎君像哥哥一样对小奴,郎君不要赶小环走。”
“我连自己将来的境遇与生死都无法保证,你跟着我…”除了父母,就连这个伴了她将近十年的婢女都不知晓她的身份,自从决定入仕,便像架了一把刀在脖子上,每日枕戈待旦,怕极了日后被人揭穿而引罪亲族。
“小奴不怕。”
老旧的布鞋踏入庭院,家僮叉手通传道:“郎君,刘参军来了,说要见您。”
“知道了。”王瑾晨望着手里进士科所考内容的书籍低头苦笑了一声,“小环。”
“小奴在。”
“去将我书斋柜子里的文解取出来,就放在左边柜子的檀木匣中。”
小环迟疑了一会儿,轻轻挑起眉头无奈的应道,“喏。”
越州功曹端坐在主座上,与王哲交谈时满脸呈现愧疚之意,“王公莫怪,下官也是奉命行事,诸州贡人系一州之将来,故而各地都极为重视向京城输送人才,令郎的伤,州府再三斟酌后决定以补录其他名次靠前者,作为补偿会将令郎作为地方官学优异者送往京城入四门学充俊士,若是能考中太学作为生徒,登科的几率要比贡人更大,只是时间花费上要久一些了,若是不通,明年秋闱便由州官荐举至尚书省参加常科考试,但会失去两榜之名…”
四门学为中央官学最次等,招收低级官员子弟以及成绩优异的庶民,学子若想升入太学,不但要成绩优异还要及第或俊士通三经,常科录取多为生徒,故而贡举人的两榜进士极为难取。
“不必了。”开口回绝的声音很是年轻,“刘参军,这是文解。”
从地方官学升中央三学进入最高学府是平民子弟梦寐以求之事,王瑾晨因伤而失去贡举名额,王父没有因此表现得难过,甚至不可惜,只有坐着轮椅出来的前解元得主满脸忧愁,司功参军宽慰道:“妇人与婢子阴险,谁也未曾料到,四公子莫要难过,凭借公子的才华,无论何时考定能再次提名榜上的。”
往年明经两科录取人数几乎尽是国子监生徒,升入太学乃至国子监成为生徒,中第的几率要翻上好几倍,“我不怨旁人,参军不用说好话来宽慰瑾晨,若就此颓废岂不枉顾使君与参军的苦心栽培,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只要瑾晨还有一口气,便不会气馁。”
“那就预祝公子来日金榜题名,荣归故里。”
小环抬手摸了摸后脑勺,“您看啊,七姑娘为了救您连名声都可以不要,可是隔壁县的县令却因为妻子犯罪而当即休妻,半点夫妻情分都不念,这人和人啊,真是不能相比。”
王瑾晨望着不断有鸟儿飞来又不断飞走的桂树,“《法苑珠林》中有言:譬如飞鸟,暮宿高树,同止共宿,伺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即合,无缘即离,我等夫妇,亦复如是。”
“这话说的不对。”听着郎君的话小环却不认同的反驳道。
“哪里不对了?”王瑾晨扭过头疑道。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写书的道人一定没有仔细的观察过鸟儿,再说了他又没有读心术,就算他日日盯着也不会知道鸟儿心里想的到底是什么,那么大雁择偶一生终其不换又如何解释呢?”小环瞪着一双透亮的眸子,“还不是万物皆有灵,人也一样,只不过他有好坏之分与情深情浅,又如何能够一锤定音,敲下所有的事呢?”
王瑾晨盯着小环,旋即眯眼笑道:“小环要是个男儿,定能考取两榜进士。”
小环揣起双手昂首道:“哼,那是当然,好歹小奴也跟着郎君学了不少,不过小环才不要什么功名利禄,小环只要能侍奉在郎君身边就心满意足了。”
婢女才及笄不久,正是大好的青春待嫁之龄,“你总不能跟我一辈子的,等我事情定下就去找父亲将你的身籍要过来。”
“小奴不要,”小环蹲在王瑾晨膝前,“阿爷与阿娘都不在了,只有郎君像哥哥一样对小奴,郎君不要赶小环走。”
“我连自己将来的境遇与生死都无法保证,你跟着我…”除了父母,就连这个伴了她将近十年的婢女都不知晓她的身份,自从决定入仕,便像架了一把刀在脖子上,每日枕戈待旦,怕极了日后被人揭穿而引罪亲族。
“小奴不怕。”
老旧的布鞋踏入庭院,家僮叉手通传道:“郎君,刘参军来了,说要见您。”
“知道了。”王瑾晨望着手里进士科所考内容的书籍低头苦笑了一声,“小环。”
“小奴在。”
“去将我书斋柜子里的文解取出来,就放在左边柜子的檀木匣中。”
小环迟疑了一会儿,轻轻挑起眉头无奈的应道,“喏。”
越州功曹端坐在主座上,与王哲交谈时满脸呈现愧疚之意,“王公莫怪,下官也是奉命行事,诸州贡人系一州之将来,故而各地都极为重视向京城输送人才,令郎的伤,州府再三斟酌后决定以补录其他名次靠前者,作为补偿会将令郎作为地方官学优异者送往京城入四门学充俊士,若是能考中太学作为生徒,登科的几率要比贡人更大,只是时间花费上要久一些了,若是不通,明年秋闱便由州官荐举至尚书省参加常科考试,但会失去两榜之名…”
四门学为中央官学最次等,招收低级官员子弟以及成绩优异的庶民,学子若想升入太学,不但要成绩优异还要及第或俊士通三经,常科录取多为生徒,故而贡举人的两榜进士极为难取。
“不必了。”开口回绝的声音很是年轻,“刘参军,这是文解。”
从地方官学升中央三学进入最高学府是平民子弟梦寐以求之事,王瑾晨因伤而失去贡举名额,王父没有因此表现得难过,甚至不可惜,只有坐着轮椅出来的前解元得主满脸忧愁,司功参军宽慰道:“妇人与婢子阴险,谁也未曾料到,四公子莫要难过,凭借公子的才华,无论何时考定能再次提名榜上的。”
往年明经两科录取人数几乎尽是国子监生徒,升入太学乃至国子监成为生徒,中第的几率要翻上好几倍,“我不怨旁人,参军不用说好话来宽慰瑾晨,若就此颓废岂不枉顾使君与参军的苦心栽培,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只要瑾晨还有一口气,便不会气馁。”
“那就预祝公子来日金榜题名,荣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