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援在洛阳领了曹操将令,收拾停当,自经陈留郡,取道济阴回到了沛国。

    曹操带着其余人马经颍川过汝南往丹阳而去。贾援曾听得曹操言,丹阳太守周昕与他曾是至交好友,对大汉朝廷忠心耿耿,想来定不会为难他,待募得精兵,曹操再经徐州取道返回谯县,徐图后事。

    贾援这边自无不妥,领了人马一路前行,十几日却是到了沛国地界。这一路上贾援一身的伤势也好了七七八八,倒是令他内心松了一口气,要是带着一身的伤回了谯县,指不定丁氏又要如何担心。

    好在这一路上也没有什么不长眼的山贼过来劫掠,贾援这三百人都是骑兵,铠甲完备,一看就不是好惹得。

    要如今的世道,大股的黄巾贼寇早就被剿灭多年了,但是股的流寇山贼仍然是多不胜数。

    这黄巾起义于后世来那是农民阶级反抗残暴的封建统治者的迫害,开展的正义的农民起义运动,但就贾援看来,或许刚开始的黄巾军确实不乏些想要拯救下苍生的伟人,但这一部分早就在多年前被朝廷剿灭的干干净净了。现在活动着的一部分早就已经改变了初衷,要么变成野人躲在大山里忍饥挨饿,要么变成了山贼流寇,成了彻彻底底的强盗。

    有道是屁股决定脑袋,贾援一朝成了如今社会的封建统治阶级,看问题的角度有了不同,倒是对以前学过的历史书有了更深刻的见解。在他看来历史的发展果然都是有必然性的,什么历史时期产生什么样的制度起码是符合下绝大部分饶利益的。

    在这生产力如此落后的封建社会,世族门阀固然占据了下九成的生产资料,但他们做出的贡献也是不的。不过贾援也明白,人心有善恶,不能指望人人都是道德君子,但只要把握好士族和寒门之间的平衡,未尝不能治理好下。

    想到这里,贾援倒是暗自嗤笑了一声,自己一个的乡间地主,倒是想的太多了,都扯到下大事上了。不过他也知道,随着曹操的势力膨胀,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倒是需要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贾援到了沛国地界,一路疾行,不做停留,终于是在午后赶到了谯县。

    站在这谯县的城门口,贾援却是有些近乡情更怯的感觉了,细细算来,从跟着夏侯惇离开谯县起兵,也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也不知家中是否安好。

    然而归来的游子哪有不想家的道理,贾援这边犹豫了一会,却是打马前行,直入了这谯县城门,城门的守卫早早的就见了贾援一行人,也认出了这是曹府的人马,倒不自找没趣,直接放贾援入了城。

    不一会,贾援就到了曹府,这边丁氏早就收到了消息,大开了中门迎接贾援。

    贾援远远的看到了丁氏,急忙翻身下马,前来拜见,待走到了丁氏面前,本来准备了一大堆话,一开口什么都不出来了,只是看着丁氏,渐渐的红了眼,贾援翻身拜倒,口中道:“叫母亲担心了,孩儿拜见母亲。”

    丁氏也是心下激动,只一个劲地要把贾援扶起来,忽的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转身道:“慧儿,你不是一直吵着要见你夫君,怎的你夫君真的回来了,却不见你上前了。”

    贾援顺着丁氏的目光向后看去,看到了早就羞红了脸庞的曹慧。

    在贾援眼里曹慧当真是可爱异常,虽然被丁氏的十分不好意思,仍然努力的摆出了一副严肃的脸孔,对贾援道:“妾身伺候夫君解甲。”

    早就冷清了多日的曹家又再次热闹了起来,后厨在就按照丁氏的吩咐磨刀霍霍,倒是准备烹羊宰牛,好好的为贾援接风洗尘。

    宴饮完毕,这边曹家最不安分的伙子曹昂待贾援解了甲用过了饭,也不让姐姐姐夫絮话,走到了内宅便一个劲儿的缠着贾援,让他讲述战场的事情。

    贾援看了这个毛头伙子一眼,暗自苦笑,这孩子不知兵事艰难,而今他父亲损兵折将,九死一生,在他这里也不过是个故事罢了。

    贾援觉得有必要严肃的教育一下曹昂,好教他知晓战场的惨烈,又不知道从何起,思来想起,倒是猛的解开了衣衫。

    这边曹慧见贾援如此,轻呸了一口,暗道丈夫好不知羞,待目光看去,却是变了颜色,只见这贾援的胸腹之间遍是伤痕,有刀伤、箭伤,交错之下,竟显得有些狰狞。贾援虽然赋异禀,受了伤痊愈速度极快,但这疤痕却是怎么也去不掉。

    贾援见妻子神色,也是歉然一笑,却是对曹昂肃然道:“子,且叫你知晓,你姐夫而今也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你父亲首倡大义,孤身追董,也是九死一生,兵事,当真是不能儿戏,日后你若领兵,定要心再心,不要以为战场是孩子家的玩笑,你身为曹家长子,日后定要继承父亲衣钵,万事定要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