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两个小时候后,离开的赵明杰就回来了,卓川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那就是飞利浦公司愿意参与接入资格牌照的竞标,同时也提出一个请求,希望能给卓川的公司投资,双方以此建立更深厚的合作伙伴关系。

    当然赵明杰知道对方无论如何不会出售股份的,这点谁都看得清楚,只是说要求将来一定比例的现金回报就可以了。

    但卓川现在自然敬谢不敏了,再过一段时间,有的是银行上门来求他贷款的。

    送走了赵明杰后,卓川清理下思路,以后肯定要有很多公司来参与资格竞标,那么智能心电分析软件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还有相关专利权,都要赶紧申请下来,才能以此为根据,向其他公司授权使用,进行收费,否则就有很多麻烦。

    想到这个关键,卓川打内线电话叫来了商务部经理陈正乾。

    “陈经理,我前段时间交代的事情,著作权还有专利权的申请进展怎么样了?”

    “哦,卓总,我正要和您汇报这件事,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已经下来了,刚刚邮寄到公司,但相关专利的申请,现在还在受理中,今天来了个好消息,刚刚我接到肖副经理的电话,已经有了新的进展,之前速度还很慢,在走正式流程,从初审到实际审核,再到正式授权公布,一套下来,恐怕没个两三年功夫,是拿不到专利的。”

    “但卓总那篇论文一发表,今天上午有|关部门特意叫他过去,问了一些细节,很快就特事办理,让专利局抓紧受理,并且进入初步审核阶段,速度提高了很多”陈经理高兴地说着。

    “这真是太好了”卓川心知肚明,肯定是上面有人打了招呼,他知道上面对世界级发现的重视程度,怎么说也不为过,《自然》杂事上有华夏人发表重量级论文,一天的时间,足够上面反应过来了,相信再过不久后,就有央视的人过来采访了。

    所有事情都是有利有弊,卓川获取名声,固然会带来许多麻烦的事情,比如将来必须出席一定场合,浪费不少时间,但也带来诸多方便,钱的事情不说了,刚刚这件申请专利的事情,就节省了不少时间。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了最新进展,有了上面发话,审核也就是在走形式。

    卓川之前老公司也办理过很多软件著作权,以及申请过一些专利。

    著作权很好申请,也很快就能拿到证书。当然也不会多么严格,比如源代码审核的过程,就是走走形式,毕竟审核人员不可能有太多功夫,也不可能太专业,能一行行代码去看,顶多是让申请人员远程再讲解几句,就给通过了。

    但专利申请就麻烦得多,周期都很长,没两三年都是办理不下来的,主要是审核要严格得多。之前老公司申请了一些简单算法上的专利,都花费了不少功夫。

    这次的软件重要程度显然不是老公司那些应用软件能比的,技术含量更是天差地远,但有了上面人发话,相信专利局那边,也不会在审核中太过较真。

    “对了,要在医疗市场中对该软件进行公开销售,这是涉及到医学检查的范畴,可能还需要医疗器械许可证等一些资质证书,之前是和星辉公司合作,他们干了几十年了,这些资质都是有的,以他们的名义在进行销售,就不需要这个,现在我们出来了,以后也要进行销售,需要自己也具备相关资质才行,这些资质要求你也梳理一下,抓紧办理”卓川说道,新公司麻烦的地方,就是好多证书都要从头办理,否则他如果有可能的话,干脆将老公司收购了了事,不过卓川明白之前老板的性格,是不会卖公司的。

    手下有人,许多繁琐的工作,卓川自然不用亲力亲为,直接吩咐一声就行。陈正乾经理点头称是,这都是他分内之事情,卓川不强调,他也已经在同时派人在办理了,什么事情都等老板提醒,那他这个经理也快干到头了。

    处理了开头的几件事情后,以后诸件事情的发展,和卓川以及其他人的预料基本符合,异常顺利,现代世界中毕竟还是个主体和平的世界,没什么超人力量,卓川论文中有真实可靠的发现,原理也早就经过了新世界的千锤百炼,能经得起反复实验论证,随着时间的流逝,论文的影响力自然而然地发酵出来。

    诸多有重大世界影响力的科学杂志,在卓川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论从心电信号的变化预测人体生理状况发展的原理》一文,反复得到专家验证后,确定了不是另外一次伪造的重大发现,纷纷在得到卓川和自然杂志授权后进行转载,并且大量刊发相关专家的验证过程和结果,一个个真实的病人案例被刊登出来。

    能够靠实时变化的心电信号,去准确预测人体机理发展,并且判断十天内人是否会发生生命危机,这种预言人生死的能力,第一次被人类真实掌握了,而不是靠所谓的铁口神断,其震撼力,如同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风暴,迅速席卷着整个科学界,并且蔓延向各行各业。

    美国《科学》杂志,一个在业内人士看来,比《自然》更加权威的科学杂志,也是捏着鼻子,从自己的竞争对手那里获得了授权,进行了转载。

    和《自然》杂志一样,他们也应付不了一些蓄意造假的作弊者们,但卓川的论文,任何一个医疗行业的专家,都有能力花费数天时间,寻找一个病例去手工验证,大量专家的实验,这一再证明了他论文中所提及原理的可重复性,是真正科学的,足以和其他原理并列。

    不过他们也不是简单的转载,而是联系了许多专业人士更进了一步。他们请人对之前大量杂志上发表的各种推测实验结果,通过软件进行统计,判断其推算的准确率,然后再将统计结果发表在杂志中的最重要的位置上。

    让他们吃惊的是,统计了这些专家们的演算结果,结合专家发表的实际病人观测结果之后,他们发现,参与统计的案例,演算结果和病人发生危机的真实情况,两者之间吻合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点八,不仅仅是时间上几乎完全准确,在病情严重程度上的推断,也令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