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给他的舞台已备好,也是时候开始了。

    看着台下众多武师热忱的眼神,他的心中一片火热,缓缓开口道:

    “武术,现在叫国术。”

    “我们常讲一个人练得出功夫了,就可以出师了。”

    ......

    人群中,尚云祥,唐维禄,李尧臣等宗师坐在第一排,最能直观地看到台上侃侃而谈的那个年轻人。

    坦白地说,一个人功夫高,和会不会教,那是两码事,过去也不是没有很厉害的师父,却不会教徒弟的。

    现在也是这个道理。

    徐重光的功夫大家是认可的,但是他这个年纪,能不能把自己地东西讲清楚,讲通俗,那是很难的。

    李尧臣便深有体会,他去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时候,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定要简单,通俗,易懂。

    包括去国术馆讲课的时候,国术馆的学生那都是有功夫的,可是你如果讲得太深了,超过他们的水平太多,那也是听不懂的。

    台下这么多的武师,天南海北,每个武师的水平与境界都参差不齐,你如何保证每一个人或者大多数人都能听懂了?

    ......

    “功夫,是要靠时间磨练的。”

    “练武,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从皮至肉,从肉至骨,一层层的如庖丁解牛一样,以无厚入于有间。”

    “开始的时候用的是皮肉之力,这叫炼皮,谁的劲大谁赢,一力降十会。炼皮大成了,就要从皮肉向筋骨过度,这叫会用劲了,就如同石头虽硬但有缝,一个铁签子,轻轻一砸就破开了。”

    “整劲是明劲和暗劲的基础,只有把劲道整合起来了,才有资格谈是用明刚,暗刚,还是明柔,暗柔打出去。”徐重光笑了一笑:“明力之起承转合,心意从粗而细,从身上分出刚柔,明暗四股劲道来。”

    “这四股力道,就是明刚,暗刚,明柔,暗柔,四股劲道糅合一体,故能刚柔并济,刚则开碑裂石,击坚破锐,柔则吞吐吸化,内运五行,是为化劲。”

    徐重光的声音渐渐回荡:“所以,我们练武,就是先炼皮肉,皮肉的劲是僵劲,不够活,就算整合成一股,看着力大,实则脚下无根,人家一闪,一别,你就扑通一声,摔了出去。”

    “炼皮大成,整劲成就,这是天下九成九武人所能练成的了,到了这一步,虽然还算不上高手,但已经有资格开馆授艺了,称为武师,拳师。”

    台下的众多武师齐齐面色一变,他们也是开馆授艺的武师,但是在徐重光这里的评价却是僵劲。

    事实上,就如徐重光此前和郑师傅切磋的时候,郑师傅面对徐重光这样高出他不知多少级的高手,居然还敢背对着他,用回身掌。

    开什么玩笑?